学资网 > 节日作文 > 传统节日作文 > 清明节作文 > 优秀作文梨花风起正清明800字

优秀作文梨花风起正清明800字

| 晓晴2

优秀作文梨花风起正清明800字5篇

转眼,又一个清明如约而至。往年,从没觉得清明有什么不一样,可今年,感觉竟是如此的凄凉。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作文梨花风起正清明,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作文梨花风起正清明1

初识肖复兴先生,源于《爬山虎》。

喜欢他的风格,极朴素的内容,在他的笔下,焕发的是不同的光彩。

再见他的书,是《我的读书笔记》。这本《中国节气》,是第三次见面了。

喜欢《清明》一章:梨花风起正清明。让我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亲切感。原本记忆中多是伤感、凝重的清明,与飘扬的梨花相伴,又是另外一种活泼、开朗的亲切了。原来与清明相遇的,还有梨花。

春寒料峭的清晨,我照例赖床,奶奶做的早饭香味幽幽地飘了进来,挑逗着我的嗅觉。但这还不能唤醒我,须得奶奶从厨房跑进来,温柔地喊:“起床啦,梨花开啦!”梨花开了?我掀开被子跑向那片梨树,果然,星星点点的白缀在枝头,暗香浮动。

清明时节,大地春回。约上几个伙伴,踏青赏花。走进田野,走进菜园,去梨园攀下几枝梨花来,我最是喜欢捧着梨花在田野里疯跑,空气中满满都是梨花香甜的气味。那来自心底的纯净,与这梨花一般洁白了。记忆中的踏青,不是慢悠悠的逛,而是疯玩的,欢乐的,自由的,充满活力的。

肖复兴先生说:“清明踏青,是要让死去的人死得安心,让活着的人活得更好。满眼盎然的春天的生机和生气,是生与死的对话,是生对死的力量,也是死对生的一种延伸,一种还魂。”

或许,这才是清明节的真正意义。

给太婆扫墓时,看见墓前的青草,已有一寸高了。逝去的人已然远去,墓前青草,山林间忙碌祭奠的子孙,何尝不是逝去生命的另一种延续呢?

梨花绽放,预示着新的生命力量。家乡人视梨花为圣洁之花,祭祀之花,是上天赋予的恩惠。坟前,香台,安放一束,寄托的是一份淡淡的哀思。

细细数来,已经有七八个清明没有回到安徽老家了。我不确定那片梨花是否如期绽放,可我相信,梨花给清明带来的纯净,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杏花雨,梨花风。这景致,又是平添了几分韵味,是柔美淡雅的姿态。配上迷蒙的雾,水墨的远山,任是谁人也要舒适地醉一回。忆起黛玉葬花的那段,若葬的是梨花,想必更能给人一种楚楚动人的美感吧?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我想,也只有梨花,才有如此魅力,引人心驰神往。

作文梨花风起正清明2

倚窗的梨树,母亲扬言要砍了它,剩不了几个果儿,还把屋子挡得黑黢黢说这话时,她两腿盘在炕上,一只手放在屁股下,另一只则指点江山。

这样的话,母亲每年不知道要说几遍,梨树要是能听见,吓也吓死了。可直到现在,梨树依然夏雨长冬雪藏,除了必要的修修剪剪,其它完好无恙。我故意逗她,光说不练假把式,没了树荫还能种点小菜。说着,拿起斧头踱出去,假装在树干上敲几下,就听见她在屋里,进贼一样大喊,别砍,梨花马上开了,明年再说吧。

梨花要开了,是让人一听就心软的话。李白说: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这白清如雪的梨花,既有视觉的素雅又有嗅觉的通透,着实让人着迷。这样的画面想想都很美,一个暖日,母子在树旁拨弄花生种儿,彼此不语,风过处,薄如蝉翼的花瓣翩跹落下,恰巧挂在母亲发间,不知是梨花染白发丝,还是发丝衬托了无暇,温馨和安宁在小院生长漫延。抬头看时,满树的云锦银光,层层簇簇地漫天铺开,悠悠暗香轻飘漫卷而来,真是,轻笔淡墨小窗前,不羡牡丹不羡仙。

清明前后,梨花真开了,小院一下子雅致起来。木质院门透着老旧的气质、秸秆围成的篱笆天然古朴、小狗晒着太阳、鸡鸭哼着小曲儿。而我放假回家,祭奠完先人,就跟我妈翻翻种菜的小园,取土育点地瓜秧和蔬菜秧,从梨树下一遍遍走过,沾了一身淡淡香气,春天的好时光留在我们心里。宋仲殊云: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其实也可春在杏花,春在海棠,春在山青水绿间。可诗人们钟爱梨花,大抵因为它不施粉黛,低调不争,就像金庸笔下的小龙女,一袭白衣,绝世清美。想想,父亲从集上背回来的这棵梨苗,一年一年的蜂围蝶舞,一载一载的梨花如瀑,这光阴的流水簿子,写过一树清芬、记过一片雪染和大好的春光美,我妈怎么舍得把它砍掉呢。

其实,我亦知道,我妈不舍得砍掉那棵树,不是因为花密花疏,结不结果,挡不挡光,更是不舍得的砍掉一点念想。曾经跟她一起,为这个家奋斗过无数个清晨和日暮的人,仿佛就幻化成了这棵梨树,伴着她安享浮世清欢,佑着她余生细水长流。

作文梨花风起正清明3

梨花风起正清明,在三月阳光的陪伴下,我回到了生我养我、十多年不曾见面的故乡。

刚到村口,心中就汹涌着一种情感,一直堵在嗓子口,是回到老家的激动,还是久别的陌生?我说不出来。

顺着新修的水泥路,车子一直行到村东头。记忆中家门前的一条河,映入眼帘,它转了一个弯儿,依然是到村外。只是现在水已经干了,干得连潮气都没有了,有的只是高高低低的杂草。在这些中间,点缀着许许多多金黄色的蒲公英,在阳光下张开笑脸,传达着给我的问候。

小时候,这儿有清澈的河水,水面上游着白鸭、麻鸭。河沿,是成行的梨树林子,随着弯曲的小河也一直延伸到村外,每一棵树都有一人合抱之粗。

最难忘的这样的清明时节,柳树花还没飘起,梨树早已等不及了,在粗粗壮壮的枝干上冒了出来。洁白洁白的,挺立在枝头,在风中摇曳。越是得阳光的地方,花开得越多,成片成片的,像一团又一团的云,又像一层一层的雪。站在树下,就能听到蜜蜂嗡嗡的闹声。我们孩子们总是爬上树,折一枝插在压水井旁的泥洼里,期待花儿能永远地开下去。

等到梨树枝繁叶茂的时候,花儿还没有要谢尽的意思。走在树下,任花瓣轻轻地飘下,落在身上,贴在脸上,凉凉的,美美的,仿佛倾听一场梨花雨的盛宴。弯腰拾起洁白的花瓣,放在书本里,也留住了整个春天。这时候,麻利的孩子早已爬上了树,坐在树杈间,伸手摘一片树叶,抿在嘴边,吹响嘹亮的快乐……

一树梨花一溪月。每到这样的夜晚,我和小伙伴们总会在那梨树下唱着儿歌,做着游戏:月老老,搬板凳,搬不动,叫哥送……溶溶的月光,一直流淌到梦里。

唱着唱着,黄澄澄的梨就已经挂满枝头了。母亲就说,快到中秋节了,树上的梨该卸果了。于是,母亲就自己动手用铁条和网兜做了一个舀子,踮着脚尖,看准一个梨,轻轻一舀,用力一拧,那黄梨就稳稳地落在了网兜里。我也曾多次尝试,可那果子故意似的,任我怎么拽,总是洋洋得意地挂在枝头。母亲在一旁笑我,人不大,还想干大人的活儿,不行的。我只能负责从网兜里接过,轻轻地把梨放进斗里。

等到梨香飘满整间屋子的时候,母亲就会从麦屯子里把这些捂好的梨子取出,待挑过捡过擦过,把又大又光溜的送给左邻右舍,再留些走亲戚用。而我只能吃那些长了“钉”的“丑八怪”。看着我不情愿的目光,母亲总是安慰我,自己吃讲啥好歹!

光阴流转,成行的梨树更没有了,连一个树墩子都没留下,但是我仿佛又闻到麦屯子里那梨的香甜了。

梨树林的尽头就是我的家,二十多年,一别如斯,可却是那样的熟悉,熟悉到如刻在灵魂里。昔日的景象一点点浮现脑海,可又觉得恍若隔世,使我无法亲近。外出上学时,母亲独守,那时,家在。可如今,母亲一人也随着哥哥姐姐居住。母亲不在,家就不在,院里已是狼藉一片,荒草疯长,只留下了孤独的三间瓦房在风雨中飘摇。

恍惚中,又看见梨花下,母亲翘首张望、盼儿放学归来的身影……

作文梨花风起正清明4

今天依然坐在电脑前为你整理书稿,我正在输入的是你曾发表在《中华魂》上的一篇文章《梨花风起正清明》,在文中,你引经据典、历数习俗,那些熠熠生辉的的文字,一如你生前那样,阳光灿烂,令我着迷。我的心绪却被风起的梨花扰乱了,无尽的伤感乱箭般纷纷袭来,刺伤了我的梦境。

昨夜,你终于回来了。俗话说爱恋中的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分别的2000多个日夜,又怎能计算清是多少秋的相思啊?你像往常一样用饱含着深情的声音说,“静,总算看到你了!”我内心里升起一抹内疚,埋怨自己不该整日沉溺于读书写作,竟然忽视了你的存在。看到你虚弱不堪的身体,我忙前忙后地替你擦洗身子,端来热水泡脚,你一如生前那样顺从地接受我的照料,多情的目光缠绕在我的忙碌之中。

你伸手要牵住我的手,却又红了脸。仿佛从前每次去学校接我回城,进入山路后就在一路小跑着,我也在向着你来时的方向急切地奔跑,可当我们终于互相望见了对方的身影,却逐渐放慢了脚步,牵住对方的手指时,矜持中兼有害羞的意味。只有气喘吁吁的汗珠,却不小心透露了内心灼灼的思念。正是清明时节,漫山的梨花桃花竞相争艳,你在路边的一株桃树前站住,折了一朵粉艳的桃花,给我插在鬓发际,笑吟出了“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

你的浪漫,点燃了我们心头的诗意,于是唐诗宋词的余韵相伴我们走过了爱情季节里那段甜蜜的旅途。你读“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我对“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你读“梨花风起正清明,”我对“游子寻春半出城”。你读“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我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很奇怪那时候我们会有那么好的记忆力,我的诗意一发不可收,读出了“清明佳节桃李笑,野田荒塚只生愁。”见你没有接着对,我又逞能般读出了“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做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

此时,我才看清有晶莹的泪汪在你的眼眸里,我的诗句勾起了埋藏在你心底的痛楚——童年永失母爱,是你今生的痛楚。在面向故园的那个方向,我们用眼泪尽情祭奠着远行了很久的母亲,一瓣瓣洁白的梨花,纷飞而下,向母亲送去了我们绵绵无尽的思念。

今夕桃李竟芳菲,我甜蜜的旅途却少了你的身影,野田荒塚只生愁,岂只是一个“愁”字所能包含的?

去市场上买了你最喜欢的吃食,我的泪再也控制不住地飞流而下……我知道你早已在凤栖山翘首企盼我们的到来,上周我就给女儿说好,清明节一定去看爸爸!功课放下,书本放下,一切工作都可以放下,惟独爱不可以放弃。我和孩子会带着一支洁白的梨花,向期待在山头的你,送去清明节的思念。

我多么希望你依然朗朗地笑着,手拈一支含情的桃花,在路边等我。

作文梨花风起正清明5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时节,扫墓缅怀先人本是国人习俗,也是人之常情。而如今,像“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般的清明节已经渐行渐远。在年节的祭奠中,人们豪掷 千金只为让已逝亲人在阴间“潇洒走一回”。比纸钱正规、漂亮,且面值往往极大“冥票”可谓是祭品中的香饽饽了,而这些耗费资源制造出来的“冥票”,与鲜花、菜品一起,或是灰飞烟灭,或是长留坟前……这不得不令人担忧。我国每年花去的丧葬费达70多亿元。面对这种荒唐祭品畅销的局面,凡理智之人都会感到震惊和忧虑。

虽然我们都明白“人死如灯灭,犹如汤浇雪”,都知道“死后风光,不如活着尽孝”。但是,每当清明节来临的时候,我们依然不能“免俗”,往往非常自觉、非常虔诚地加入到这种“浪费”的行列中。

或许有人认为,清明的“浪费”是文化必要的代价。“茶有茶道,酒有酒道”,这里的“道”就是文化的仪式。若无“道”,虽然茶还是茶,酒还是酒,但喝茶、饮酒总会觉得缺少了灵魂似的。正如宋朝诗人王禹俏所言,“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文化的表达需要一种载体,一种仪式,否则文化就变得空洞和教条。

而我始终相信,自我砥砺才是对先人的最好缅怀。多少人给已故亲人修建豪华大坟,殊不知亲人生前渴盼的只是你奋发向上,自立自强;又有多少人因亲人已故悲痛欲绝,一蹶不振,殊不知亲人生前渴盼的只是你擦干泪水,在悲伤中站起来。曾记得我小时候有一位富豪邻居,将大部分遗产传给了他品行端正、成绩优秀的儿子,可因慈父的死悲痛欲绝的儿子迷恋上了赌博,万贯家产一朝化为乌有。而最让人痛心的是,他自己也萎靡不振,欲了结一生……而我也无法忘记,汶川人的苦难,是何等地让举国黯然神伤。而当国旗徐降,时间停下,一个崛起的民族更加奋发自强。公益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虚幻词汇和宣传噱头,慈善也不再是少数人参与的神圣事业和被行政组织垄断的特殊社团;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思想不再是苍白的口号,充满人性光辉的同情与博爱让全民万众一心共赴国难。

在天国安息的亡灵,期盼的不是我们将祭品化为一缕虚无缥缈的青烟,也不是像那位儿子一样终日被哀愁囚禁,人生长恨水常东,而是用行动兑现我们自强崛起的诺言。让逝者安息,生者自强,才能不辜负他们给予的厚望……逝者长已矣,生者当有为。让活着的人生活得更美好,让后人不再经历先人曾经的苦难,这才是对逝者最好的祭奠。

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