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3挺膺担当主题团课总结(10篇)

| 李金

关于2023挺膺担当主题团课总结()(精选篇1)

科技是国之重器。翻开人类文明历史的画卷,可以看到,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带来强国崛起,改变世界格局,进而引起人类文明的又一次跃迁。而今天,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再一次站在了伟大复兴的新起点,力图用勤劳勇敢人民的双手筑起伟大事业,用新的科技革命向世界证明自己。而成就这一切一定离不开梦想、创新和实干。

梦想是伟大事业的启蒙开端。推动科技强国建设,要有“仰望星空”的梦想追求。梦想能够温暖自己,照亮他人。钱学森放弃一切回国,邓稼先隐姓埋名,袁隆平穷其一生研究杂交水稻。梦想支撑着羸弱的中国走向强大,梦想将先辈印刻在民族丰碑。要想让无数个“禾下乘凉梦”化为现实,不仅需要不断完善法治体系,建立激励创新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文化,为科技工作者的梦想保驾护航,更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__,牢记使命,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将自己的科学追求梦想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创新是伟大事业的基石基础。推动科技强国建设,要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创新是帆,在科学发展、技术迭代的背景下,只有扬好帆,才能在新的科技革命中抢得先机。要想创新,对于政府而言,协同各方、鼓励创新、保护创新成果至关重要;对于科学家而言,应当始终充满好奇、探索未知,在前沿科技领域大胆设想、严谨求证;对于企业而言,拥抱技术创新,掌握核心科技,推动成果转化方是应有之义。

实干是伟大事业的关键要义。推动科技强国建设,要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笃行。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伟大复兴行进至关键一程,更需不弛于空想,不以事艰而无为的实干型科技人才,通过政策引才、平台聚才、服务留才打造科技人才蓄水池,营造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激发科技人才的创造力,才能充分调动实干型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助力科技强国之建设。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把握好科技这个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变量”,树立远大理想,保持创新动力,始终实干笃行,推动科技强国建设,定能筑起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于2023挺膺担当主题团课总结()(精选篇2)

时光煮雨,岁月逢花。百年五四, 空谷传响。当五四事迹垂青史册熠熠生辉,当五四先烈振臂高呼追求真理,当五四精神照耀五洲传承百年,我们站在新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回眸,你我当传承五四精神,以科技强国,以创新复兴。

铁肩担责任,科技铸辉煌。科学技术总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导演人。千年前的四大发明,使得中华民族傲视千载,为人崇敬;百年前的落后,使得中华民族停滞不前,为人齿笑;而今日之机遇,定得中华民族乘风破浪,引领潮头。只有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才能不被历史的大浪吞没。还好,大洋深处有了蛟龙的身影,月球彼岸有了玉兔的足迹,量子领域有了中国的声音,尖端科技中国人挺直了腰杆。高铁飞驰,巨龙远航,天堑变通途,基建领域,世界为中国点赞。这一切是因为我们拥有“藏波罗花”般的钟杨,拥有“做隐姓埋名人”的程开甲,有“守得心灵”的马旭。正是科技先辈前赴后继,才成就了今日中国。

而第五次工业革命正悄然到来,美国的经济战争已然打响,中国的诸多技术仍握在他人手中。正如经常所说,我们正处在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处境。我们青年人必须学好科学,投身科技,为祖国谋发展,为民族谋出路!

自强树远志,创新引新风。《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是五四的灵魂,创新是时代的轴心。唯有不服输,不放弃,追求梦想,才能有所成就。我们青年人正有无数的可能,无尽的希望,我们应自强,应创新,应积极向上,树立自己远大的个人梦想。另一方面自强是民族百年图存的要旨,创新是中国千年不衰的动力。陈东升说灵魂尽头是责任,自强尽头是灵魂,所以他成了年度华人领袖;任正非认为创新不是封闭式,而是自主型,所以他极力开拓5G,努力创新科技。有志者,事竟成,自强使志向有了高度,创新使志向迈向了远方。气势磅礴的自强呼声早已在五四精神中得到印证和共鸣;气势浩大的科技创新早已让命运共同体雷霆万钧。新的时代,新的起点,我们将风雨同舟,绘就波澜壮阔的科技画卷。

萧伯纳说:“人生不是蜡烛,而是一支火炬。”五四先辈已经将它交给我们,我们也定会秉自强之风,承创新之力,乘科技之舟,踏强国之浪,把它交给我们的下一代人。

关于2023挺膺担当主题团课总结()(精选篇3)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每当我听到这首耳熟能详的歌,心中的豪迈之情便油然而生,我就会想起最近才读过的一本书——《复兴中华,从我做起》。

翻开书卷,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再现眼前。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伟大的民族不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还在科学技术方面作出许许多多令人瞩目的贡献。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被世界称为“四大发明”;雄伟坚固的万里长城、气势雄伟的秦兵马俑、宏伟的司母戊大方鼎、壮丽的大足石刻,更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骄傲!

在阅读中,我也深深感受到中华百余年屈辱史留下的深刻启示。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我们必须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要自觉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崇高使命。近年来,祖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2023年6月16日18时37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九号搭载3名航天员腾空而起;6月27日,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7062.68米的海底,中国“蛟龙”再次刷新了“中国深度”……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捷报,充分展示了我们伟大的民族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国力的强盛!读着读着,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心底迸发出来,我情不自禁地伏案高呼:“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复兴中华,从我做起!可现在的我能做些什么?

爸爸告诉我:“复兴中华应该从每个人做起,从点滴的平凡小事做起。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复兴中华是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

听了爸爸的话,我逐渐意识到,自己是中国未来的主人翁,肩上担负着一份责任。我要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自理、自立的能力。长大后,要成为一个心胸开阔,勤奋自立,勇于创新,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同学们,请牢记“复兴中华,从我做起”!今天我们勤奋学习、锐意进取,明天才能把满腔的爱国之志化为拳拳报国之行!

关于2023挺膺担当主题团课总结()(精选篇4)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三组鼎力的时代也不再像以前那么辉煌,一个国家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影响力的传播不仅取决于传播力,更重要是内容的要求魅力,导向正确,真正的强国,需要在文化、人类的价值观上具有影响和引导这个世界的能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经在周边取得了魅力,需要先进的强大的传播手段,让更多的了解和认知先进和不足,促使学习进步交流。

孔子教育自己弟子:“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古人尚且这样,而作为作为祖国的一份子,随着科技信息更新的迅猛发展,我们更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获取大智慧,明白事理,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关注国家,关注社会。

佛教提倡“闻思修”。“闻思”是“学”,“修”是“习”。由听闻可以得到闻慧;在得到闻慧的基础上进一步思维,可以得到思慧;在得到思慧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行实践,就可以得到修慧,大智慧也将安邦兴国,造福宙际。

一日之际在于晨,每当手指轻轻一戳,叮咚一声清脆的滴水声,映入眼帘的是屏幕上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下载“学习强国”刚开始抱着好奇的心态去下载看看,渐渐地,我被里面丰富的`知识所吸引,让我在学习的道路上有了更加广泛的认识。以前都是通过电视或者腾讯新闻了解一些中国的国情。知识面不够广阔。现在,在《学习强国》里面我可以随时观看最新的要闻、法纪、新思路和军事、文学学习等资料,真是方便了。

学习之于信仰和才干,犹如运动之于健康体魄,持之以恒、行之愈远愈受益。在手机端上,“学习强国”支持创建学习组织,设有“学习积分”“在线答题”“日程提醒”等管理和激励机制。让学习变得有组织、有管理、有指导、有服务,更多样、更个性、更智能、更便捷。从这里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学习强国”一经上线便受到追捧。利用的技术、打造的平台、提供的服务,“学习强国”本身就犹如一个生动“提醒”:主动变革、创新学习,永远是掌握时代主动的关键。较之快速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学习的“高性价比”更为凸显。让学习的航道更加宽阔,未来会有更多精彩。

在《学习强国》里,我可以感受到祖国对我们当代青年极大的重视,在视频学习一栏里,《当代青年心理学》,《认识青年篇》,《青年身心发展篇》《青年自我意识篇》。所谓少年强,则国家强,可以看出来党对青少年成长及教育非常的重视,我感谢我的祖国。

如今,我每天下班都会刷刷考题,补充自己精神粮食,我每天都会观看自己订阅地喜欢而实用的栏目。通过“学习强国”,感受着祖国一天天变强,作为公民的我,也发自内心的自豪,我衷心祝福我的祖国繁荣昌盛。

关于2023挺膺担当主题团课总结()(精选篇5)

教育是兴国之本,体制内的教育在党的带领下越来越完善,越做越好是一件非常值得庆祝的事情。作为我与和我一起成长、同样接受体制外教育的团队们来说又该以何种角度、方向思考教育的变革?我们所做的事情在教育变革的'道路上有什么样的价值?我们这个团队最终要走向哪里?

我对我现在所接触到的体制外的教育充满信心。教育变革是一场持久战,体制内教育变革过程更是漫长,目前来说,在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还是分数,而因为分数的限制,很多人迫于“标准答案”而被限制思维,我在这里没有这样的限制,哪怕是这篇文章中仍然存在许多片面的理解,但不会限制我的思考,不会限制我的表达,能够等到我自己成长之后,回头再看看自己在哪些地方还欠缺思考。这个是我们拥有的应用式教育系统所带来的,是体制外唯一一个研发了系统性教育的地方,并且从育人方向上,从育人方式上,是体制内教育远远无法比拟的。

可以说,从研发这个教育系统开始就已经开始准备这一场持久战了,也正因如此,我们走在了中国教育变革的前头,而且随着我们这一批学生的成长,在教育变革上无疑是划下了重重的一笔。

关于2023挺膺担当主题团课总结()(精选篇6)

何为“教”?

“教”是言传身教,是传道,是授业,是解惑。

何为“育”?

“育”是春风化人,是培育,是滋养,是养成人格之事业。

教育教育,这两个字必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教”,那么即使饱读诗书,学富五车,也只是知识上的充足,远达不到灵魂与人格的丰盈与茁壮,若教育分开,那教育的含义就会模糊不清,因为教育的意义为教授知识,培育人才,只有教育结合,才能让人才造就中国的未来,让教育成就未来的希望。

教育结合,是提升国民素质是途径,记得那个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吗?中华民族原本温文尔雅,谦恭礼让。却在现代飞速发展的经济面前丢掉了自己的本来面目,那用中文书写的“请勿喧哗”,那在英国街头的推搡谩骂,那一次次无理,一句句声讨,无不体现了国人的浅薄与素质的低下,我们应该检讨,为何“素质教育”喊这么多年,为何国内大学遍地开花,中国人的形象却永远如此嘈杂喧嚣,也许我们过度重视了学生的“教”,而忽视了人格的`“育”,正因如此才会有众多大学生屡屡涉法,才会有复旦投毒案这样令人惊悚的新闻。闪花我们的眼,刺痛我们的心,只有教育结合,才能培育出一个优秀而健全的人格,才能提升公共文明素养,彰显国家的尊严与形象。

教育结合,是实现教育强国目标之根本,十三亿人口的中国,教育大国地位毋庸质疑,然而是“只见星星,不见月亮”只见数量,不见质量。中国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远不及现如今中国的国际地位,尽管教育资金大量投入,尽管大学科研所如雨后春笋,但是却培育不出下一个屠呦呦,下一个莫言,究其根本,还是多年应试填鸭式教育的叫,而没有注重学生独立式思考,发散式思维研究式素养的“育”,通过“教”学了再多的知识,若不能通过“育”内化为自己学习的素养和能力,这样的教育又有多大用处呢?只要教育结合,才能打造出中国教育品牌,才能让中国教育走到世界的制高点,实现国家品牌的飞跃和发展。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曾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教育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基石,而如今如何“教”,如何“育”,已经成为关乎民族存亡与复兴的关键,只有教育结合,才能让强国梦想触手可及,才能让少年中国与天不老,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5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