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九九重阳节作文精选

| 丹梅

关于九九重阳节作文精选篇1

快要到九九重阳节了,我给了年老的奶奶一个惊喜——主动教奶奶学会电脑,使她的心情兴奋起来,使她的脑子活跃起来。

一开始,我耐着性子,温顺地教奶奶。可是,奶奶怎么学都学不会,我又生气又后悔,真恨不得生气地骂她一声笨蛋。奶奶见了,显得也有些失望,便像个刚受训的小孩似的,轻声地对我说:“囡囡,还是算了吧,反正我也学不会,你就别白费力气了。”我当时特想说声“好的。”,但又想:既然答应了,就得做到,因此觉得有些对不起她,便没放弃。我再一次细心地教奶奶。我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教她,唯一与上次不同的是,在学习当中,我偶尔会让奶奶自己先猜猜该怎么做才对。经过我的努力,和奶奶的刻苦,奶奶总算把电脑给“驯服”了。

我们特别兴奋,高兴地抱在了一起。妈妈直夸我懂事,奶奶也一直呵呵地笑着,嘴都合不拢了。我敢肯定,这一定是奶奶过的最高兴的一次重阳节了。我觉得,这次的惊喜不仅仅是一份礼物,对我来说也是一种乐趣。它让从未细细体验过什么经历的我有了一次自身的体验。让平日除了打扫以外无事可做的奶奶不再无聊、孤单。最重要的是,让我和奶奶的亲情和友谊浓厚了,平时在一起的时间长久了。

其实,我也该自我检讨一下:平时,我和奶奶经常闹别扭,斗嘴也是家常便饭。常常惹奶奶生气,和奶奶斗嘴,这些一定对奶奶的伤害很大。我自己问自己:“为什么只有在过节的情况下,或是在必要的情况下,我才会想到为奶奶做点事哪?为什么总是和奶奶过不去哪?”我想,我不能在这样了,我应该改变自己,和奶奶以及其他人相处得更好。

愿奶奶每天都如此快乐,愿我能改正错误。

关于九九重阳节作文精选篇2

一天,有人发现邻家窗子汹涌地冒出烟来,怀疑其家失火,赶紧跑去查看,看了一回才知道,那家人信佛,家里供了佛龛,重阳节了,给佛上了大供,香炉中竖一大捆香,把个屋子熏得狼烟地洞的。

古代类书中有不少关于重阳节的资料,其中陶渊明的故事有些意思。陶渊明五十多岁的时候,家境贫寒,又是九九重阳,没有酒喝,走到菊花丛那里去坐,一坐坐了很长时间,这时候远远看到一个穿白衣服的人走来,原来是他的朋友王弘给他送酒来了,他也不多话,拿过酒来就喝,一直喝到醉。若把陶渊明这个说成是行为艺术,却又比现在一些人的强多了。关于九月九,我在一篇文字里曾经写过一回。九,在中国文化中为阳数,这跟“周易”有点关系。月也逢九,日也逢九,九而又九,故曰重九,阳而又阳,故又重阳。这似乎给了人一点什么启示,于是,中国古人便觉得这是很吉利的。曹操的儿子曹丕在给人写信时就说:“岁往月来,忽然又是九月九日了。九是阳数,日月并列呼应,民间对重九这个名称特别喜欢,以为宜于长久,所以就到高处摆宴欢聚。”

重阳节是个诗味很浓的节日,若把古来和重阳节有关的诗歌搜集起来,一册两册怕装不下。齐竟陵王萧子良有一首《九日侍宴》诗:“月殿风转,层台气寒,高云敛色,遥露已团,式诏司警,言戾秋峦,轻觞时荐,落英可餐。”屈原曾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萧子良可能是要证明屈原说的是对的,秋菊之落英的确可食,只是不知他写这诗时是否真的吃了。

说到重阳节,人们自然又会想到一个古时候的故事。据说东汉有个费长房,贯会医疗众病,鞭笞百鬼。他有个学生叫桓景,一天,他对桓景说:“你要有灾啊!赶紧去做一些红色的口袋,弄些茱萸装在口袋里,让全家人系在胳膊上,九月九日登到山上去,喝点菊花酒,就可以除灾解难了。”桓景就照着他说的做了,到了那天,全家人登到山上去,晚上回到家来一看,鸡鸭鹅狗死了个干净。九月九饮酒赋诗,这是文人儒士的事,重阳节登高避邪,这又有些道家味道,九九重阳和佛家又有什么关系,这又是槛外人所不知道的了。

关于九九重阳节作文精选篇3

星期一下午,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昆吾园。因为我们今天要和这里的老人一起过重阳节。

到了敬老院,我远远的就看见了老人坐了几排,已经在等我们了。老师先让二十个同学给老人送小礼物,戴红领巾,老人们戴上红领巾后,有的热泪盈眶,有的笑的都合不拢嘴了,还有的在静静思考,好像在想自己以前当少先队员时的情景。

接下来该文艺演出了,有我参加的沙包舞,有我的好朋友卢绎迪演奏的葫芦丝,还有快板……最有趣的要数李睿轩和马可欣演的'双簧了,他们幽默的语句和动作,逗的台下的老人们哈哈大笑。

演出结束了,我和岳芸珊搀扶着一位八十三岁的老爷爷回到了房间,回到房间后,我给老爷爷了一个故事,老爷爷听的津津有味,然后我把我做的贺卡送给了爷爷,老爷爷用颤抖的手接过了贺卡,连声说:“谢谢你,小姑娘”。

我们该走了,老人站在门口给我们挥手告别,说:“以后还来啊。”出了敬老院,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昆吾园。

关于九九重阳节作文精选篇4

丹桂飘香,在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来临之际,富阳区实验小学虎山校区的同学们,组成“阳光”假日小队,走进区中心敬老院,开展了重阳节主题活动,与敬老院的100多名孤寡老人进行了互动。

孩子们为老人带来了丰盛的水果、茶叶,并现场发放到每一位老人手中;接着,孩子们即兴为老人带来了竖笛表演、歌唱、拉丁舞等多彩的文艺节目,赢得了在场老人的阵阵掌声。老人们看着表演,吃着水果,坐在秋日暖暖的阳光里,脸上绽放出开心的笑容。文艺表演结束后,假日小队的队员们跟老人自由互动,陪老人聊天,为老人捶背,老人们脸上绽放出开心的笑容。

我作为富阳日报的小记者,采访了敬老院的工作人员钱阿姨,钱阿姨介绍说,目前富阳区中心敬老院主要是接收富春街道、春江街道、东洲街道、春建乡的五保户老人,所谓五保是指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而这些老人,大多是属于无儿无女,身体或精神有疾病的,因此,照顾这些老人的起居是每天的日常工作。当我问到,目前在敬老院最困难的事是什么,钱阿姨面露难色的说:“工作累倒不是主要的,最难的是与这些老人的交流,有些老人对我们的工作不理解,会产生很多的误会。”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社会上老人的供养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明白了照顾老人这项工作的辛苦;同时,通过跟老人聊天,也意识到,我们不仅应该关注老人的生活,而且也要关注老人的精神。

最后,活动在孩子们的祝福声中结束。我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在同学们之间能产生影响,让更多的人更加关注老人。而我们的假日小队,也会继续开展活动,让阳光和温暖洒遍世界每一个角落。

关于九九重阳节作文精选篇5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我国古代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的起源可追溯到西汉初期,但其名称见诸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古老的重阳节风俗虽多,但主要是登高、插茱萸、赏菊和饮菊花酒。

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据西汉时的《长安志》记载,京城长安城外专门筑了一个高台,每逢重九,帽子上插着茱萸的人们纷纷登上高台,游玩观景非常热闹。到了三国和晋代,登高活动更为普遍,历代诗人留下许多“重阳诗”、“登高诗”。诗人李白写道:“九日天气晴,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山岳,了然楚汉分。”

登高之俗始于西汉,刘歆《西京杂记》云:“三月上已,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作者将重九与重三相对,并指出了登高驱邪免祸的用意。

重阳前后,菊花盛开,赏菊饮酒便成了节日另一重要习俗。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用菊花泡的酒,既能防止疫病,又可益寿延年。每逢节日,除登高插茱萸外,亲友们三五相邀,同饮菊酒,共赏黄花,确实别有一番情趣。特别是诗人们,赏菊饮酒,吟诗唱酬,给后世留下不少佳句。

王维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为后世所称诵。

关于九九重阳节作文精选相关文章:

重阳节的风俗作文800字

重阳节活动初中作文600字

2022重阳节作文初中

重阳节看望老人作文

三年级下册重阳节作文300个字

感恩的重阳节作文600字

六年级重阳节敬老作文600字

2022重阳节作文素材

关于重阳节的说明作文200字

35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