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的由来和风俗

| 丹梅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解见小暑”。《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

这时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简介

大暑,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到达时间在公历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20°时。这时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在这酷热难耐的季节,防暑降温工作不容忽视。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小暑和大暑哪个更热

我国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民间也有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意思是说,小暑时,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古人认为,小暑就是小热的意思,到了农历六月中旬的大暑节气,天气才会大热。不过,实际上的情况并非如此。其实小暑大暑都是制造高温的高手,关于小暑的天气炎热程度,民间有句顺口溜特别契合——“小暑,小暑,小心中暑;天热,天热,天天都热。”所以说小暑不是“小热”,而是“很热”,而且“天天都很热”,高温来得迅猛,炎热持续的时间也很长。

小暑和大暑的区别是什么

小暑和大暑分别意味着炎热天气的开始与高峰

小暑气候特征: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小暑后南方应注意抗旱,北方须注意防涝。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小暑的标志:出梅、入伏。

大暑气候特征: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度以上,俗称的“三大火炉”也最旺。在我国华南以北的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如苏、浙、赣等一带处于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而在我国的华南西部地区虽然高温出现也最频繁,但雨水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

大暑怎么降暑

1、夏天炎热,容易出汗,所以人们大多不想动,都想呆在空调房中。殊不知长时间吹空调对身体是有害处的。夏天可以适当参加一些室内运动,因为运动能使皮下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快,从而加速热量的散发,而且能增加身体抵抗力。游泳,是最适合夏天的运动了。它不但能有效缓解炎热,还能提高人的呼吸系统功能,提高心血管系统功能。

2、夏天人们满身大汗时喜欢用冷水冲凉,其实这样做也是不正确的。在人体热量过多,需要散热时,满身毛细血管为了更快地散热都是张开的,这时如果用冷水冲凉的话,毛细血管会迅速闭合,这对于散热十分不利。所以,最好是用温水来冲澡。温水冲澡既舒服,也利于散热。而且在睡觉前用温水泡一下脚,能有效缓解疲劳,还能改善睡眠。

3、应尽量避免在日照最强烈的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外出,如果一定得出门要做好防晒措施,如:穿防晒衣,打遮阳伞。

4、夏天人体水分流失很大,要及时补充水分。但要少喝饮料。饮料中含有很多糖精和其他添加剂,容易让人肥胖,还会影响食欲。最好是喝白开水,淡盐水和热茶,这样既能补充人体流失的水分和盐分,热茶还能促进汗液排出,散发热量,保护心血管健康,降低胆固醇和血脂。

5、还可以适量吃些降暑的食物。如绿豆,苦瓜,黄瓜,冬瓜等等。绿豆熬汤,相信大家都喜欢吧。

6、有些水果对降暑也有很大的作用。如西瓜,葡萄,苹果等等。

77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