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作文怎么写

| 新华

全面小康作文怎么写篇1

前段时间,我们一家人去看了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五个故事充满了喜剧色彩,电影院里不时爆发出笑声。但笑着笑着,我的眼泪却不知不觉流了下来。电影里的人对家乡深沉的爱和无尽的眷恋,深深打动了我。我发现,爸爸妈妈也好几次偷偷抹眼泪。

我的家乡在江西玉山,几年前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哥哥,离开家乡来杭州生活,爸爸妈妈创业打拼,我们兄弟俩读书学习。作为生活在异乡的人,家乡永远是我们心中最牵挂、最温暖、最柔软的地方,对思乡情结最能产生共鸣。

离开影院,我问爸爸:“你小时候,我们老家是怎样的?”爸爸说,记忆最深的是家乡的泥路,一到下雨天,路面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走在路上,鞋子就被雨水和泥巴裹住甚至浸透了,深一脚浅一脚,一不小心就会摔倒。一到晚上,外面没有路灯,一片漆黑,大家只能待在家里。每到夏种秋收时节,大人们就起早摸黑地干活,小孩子也得下田帮忙。妈妈还告诉我们,外公年轻时,住的还是土房子,一到下雨天就到处漏水,老鼠也到处打洞。而且村子里不通电,用的是煤油灯,一阵风吹来,微弱的灯光就灭了,吃不饱穿不暖也是常有的事。

可是,在我的印象中,家乡玉山并不是这样的啊!就在今年国庆节,我们一家回到了久别的老家。远远望去,村前的高铁犹如一条巨龙游走在起伏的山坡上。村后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稻田,金灿灿的稻子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一排排白墙红瓦的楼房,整齐漂亮,特别引人注目。屋前清澈见底的小溪欢快地向前流淌,干净宽敞的柏油路直通家门口。我的家乡,完完全全是个美丽乡村啊!

一走进院子,我就被奶奶种的花花草草吸引住了,忍不住想去摸一摸,闻一闻。一旁的爷爷笑眯眯地说:“要不要观赏一下我在后院种的菜呀?”我高兴地点点头。爷爷种的菜可真多,小青菜、韭菜、辣椒……都是纯天然无公害的。走进新造的楼房,楼上楼下家具齐全、崭新漂亮,各种各样的家电应有尽有。爷爷奶奶的生活惬意自在!

到了晚上,路灯亮了。我们走出家门,一路上发现家家户户门口都摆放着几个大垃圾桶,上面写着“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家乡的人们也在做垃圾分类这么“时尚”的事情啊!不远处传来了轻快的音乐,那是奶奶、阿姨们在跳广场舞。小公园的椅子上,坐着几位长辈,他们在谈论今年庄稼的收成,不时感叹着机械化操作的神奇。还有几位阿姨也热火朝天地聊着,仔细一听,原来她们在交流网购的经验。家乡的生活,真是新潮时尚,紧跟时代步伐呀!

我对爸爸说出了我的疑惑。爸爸告诉我,我们的国家在飞速发展,奔向全面小康。我们的家乡也紧随步伐,不论是交通设施、居住环境,还是农业生产力,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谓是日新月异。

听了这些,我觉得我生活在这个时代,实在是太幸福了。我相信,我们的家乡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富裕!当然,我也得加油努力学好本领,长大了能像电影中的主人公一样,为家乡出力,为祖国奉献力量!

全面小康作文怎么写篇2

我的家乡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的一个小县城。东北接文成,西北界景宁,南与福建省为邻,总面积为1700平方公里,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而到了泰顺就不得不提有名的廊桥了。“廊桥”顾名思义,就是有房檐的桥。历史上,泰顺村落分散,交通非常偏僻。人们出外走几十里都难以见到人烟。按照泰顺先祖的交通规定,每隔一定距离,要建一座桥,有房檐,可以休息,这就是廊桥的由来。

泰顺的廊桥,因外形特别像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而出名。它以梁木穿插别压形成拱桥,形似彩虹。而周围的四面环山,一片翠绿,更是增添了廊桥的生机。

廊桥在结构上非常神,它没有用过一个钉子,却依旧牢固。这是因为廊桥有许多着力点,而廊桥将各个受力点平均受力点受力,所以越压越牢固。

廊桥两旁四面环山,下面是一条小溪,水清的都能看见河底的沙石,时不时还有鱼儿嬉戏。廊桥两旁刻画繁多,两旁有一排座椅,廊桥一旁,可以观望两旁山,田,溪美丽极了。

廊桥如诗,耐人寻味;廊桥如画,绚丽多彩;家乡的廊桥,令人流连忘返·····

全面小康作文怎么写篇3

所谓小康社会不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人与环境更加和谐,每个人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我心中的小康社会里,人们再也看不到裸露的黄土,再也闻不到污水的恶臭。人们看见的是湛蓝如洗的天空,闻到的是令人心旷神怡的空气。苏州河焕然一新,像一条青螺带,缠绕着城市。花儿绽放着欣慰的`笑脸,小树扭动着轻快的舞姿,小鸟也“引吭高歌”。广场上和平鸽与人们亲切游戏。自然的美已经融进了城市,与其合为一体,组成了小康社会的一大亮点——花园城市。

伴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精神文明也步入了“小康”。当你步入这个陌生的城市,总会得到一声声亲切的问候,热情的帮助,让你如归故乡,总有着一种埋在心底的熟悉,亲切。每当你走进商店,也都能听见一声温和的“您好”。人们渐渐懂得了说“不”“没事”“没关系”“请原谅”的艺术,也渐渐懂得了弯腰,鞠躬,点头的礼貌。这一切的一切,使这个小康社会更加像一个大家园。

全面小康作文怎么写篇4

我的家乡在河北任丘,这里有华北明珠白洋淀,白洋淀是个风景优美的好地方。

我的家乡有许多风景名胜,如:雁翎公园、华北明珠白洋、鄚州大庙等。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华北明珠白洋淀。它每个季节有自己的美丽。春天来了,最有特色的就是那一人多高的芦苇了。那些芦苇一望无际,像一片绿色的海洋。也想一个个坚韧不拔的战士。这使我想起小兵张嘎的故事,小兵张嘎熟悉地形,正是因为有层层叠叠的芦苇,才能与日本鬼子灵活做站。

夏天,白洋淀最美的景色就是姿态万千的荷花。真实:“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远远望去,荷叶铺满了池塘。像一块巨大的绿色宝石。荷花更是美丽,姿态万千。有的像亭亭玉立的姐妹花,有的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躺在了荷叶下,有的荷花快要凋谢了,中间衬托出了一个金丝满边的小莲蓬。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画着自家的小船出来收芦苇了,他们把芦苇割下来,回家之后,把芦苇编织成苇席和苇鞋。销往全国各地。肥美的鸭子已经长大了,村民们把它制成成品,还有腌制好的红心鸭蛋。真是丰富多样。

冬天水面结上了一层层厚厚的冰。住在河岸边的小朋友很快乐,

他们都跑到冰上滑冰了,真是乐趣无情。

全面小康作文怎么写篇5

 

今年,当美丽的秋色如约而至,我们全家一起去了浙江安吉县、长兴县旅行。旅途虽然短短几天,但是收获很多,让我真正体会到习近平爷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含义,对全面小康建设道路上生态环境的重要价值有了更为深刻的感受。

安吉是全国著名的“竹乡”,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长兴是太湖边的一颗“明珠”。在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两地不仅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而且大力开展生态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在这个空水澄鲜一色秋的季节,淡烟流水、陌上花开,稻穗金黄、桂花飘香,橙黄橘绿、风景如画,吸引了长三角许多游客慕名而至。

在长兴,我们住在一个度假酒店,那里山水环绕,芳草如茵。在去酒店的路上,一只可爱的白鹭居然大胆地落在我们车前,慢慢地踱起步来。爸爸不敢鸣喇叭,怕惊吓了它,只能由妈妈下车,客气地请它离开。我们都不由得感叹这里的生态真好。在安吉,我们住在民宿里,背靠一山竹林,有风吹过,“竹海听涛”,怡然舒适;有一片湖,湖边鲜花盛开,湖水清澈见底,小鱼小虾在湖里悠然自在。住在那里,周边青山绿水,头上蓝天白云,清晨雄鸡打鸣,夜晚秋虫鸣叫,让我觉得这些才是真正千金难买的金山银山呢!

长兴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太湖龙之梦乐园,我最喜欢那里动物世界的自驾园区,游人开着车进入,近距离和各种动物亲密接触,体验人和动物的和谐共生!瞧,一只胆大的骆驼追着汽车要求我们喂食,一头头长颈鹿优雅地从我们车前走过,牦牛和羊驼与我们并行,鸵鸟伸长了脖子向我们问好……乐园里面的太湖古镇,依河而建。一到晚上,星星在夜空中闪烁,柔和的月光加上闪耀的霓虹,一起洒向大地;河边的灯塔变得色彩斑斓,美丽的颜色反射到河面,河面也被染得波光粼粼,漂亮极了。在河边漫步,感受自然的和谐、风景的秀丽,不禁心旷神怡。

在安吉,我们去了热门景点云上草原。那里有很多好玩的项目,云上飞车、彩虹滑道、草地滑车、水晶廊桥、空中缆车、滑翔伞基地……因为旅游兴盛、游人如织,带动了周边乡村经济发展。村民有的做起了小生意,有的开办了农家乐,村里服务设施也发展起来,加快了奔小康的进程。不像以前,交通封闭,穷乡僻壤,村民们窝在山沟沟里,看不到希望。

在安吉和长兴,我们随处可见的,都是这样的新发展、新创造和新希望。因为有了绿水和青山,这里处处都是乡村游、生态游。游客在绿水青山中放松身心,体验绿色生活,流连忘返。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住宿、餐饮等各种消费。农民的各种特色农产品也有了销路,促进就业,增加收入,形成了良性循环。除了民宿和农家乐,我们还参观了一些乡村驿站和文化礼堂,看到乡村发展、生活提高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的硕果累累。人们生活越来越幸福,社会越来越文明。那盈盈的绿水、苍翠的青山,也成为安吉和长兴全面小康中的一抹抹亮色。

安吉和长兴之行让我领会了一个道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属于自然,人对大自然有多好,大自然就会回馈给人类多少!只有所有人都爱护自然,自然才会守护我们。全面的小康社会,生态文明怎么能缺席呢?我真希望大家都能珍惜自然,爱护环境,让我们的环境永远美丽,生态永远和谐,所有的地方都是绿水青山,这才是我心目中的全面小康!

全面小康作文怎么写篇6

我的家乡,有波澜壮阔的大海,有美不胜收的崇武古城。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放眼望去,美景尽收眼底。

惠安被称为 “石雕之乡”,生产神佛雕像闻名国内外。无论是大理石、花岗岩、玉石还是砂岩,我们都能点石成“金”。 天安门广场的石雕柱就是我们惠安能工巧匠雕刻而成。

科山公园上有百狮园,为何为“百狮园”呢?因为那有上百只用石头雕刻的石狮子,千姿百态,有的耀武扬威的,有的嬉皮笑脸,有的在与同伴玩耍,一只只栩栩如生,给石雕艺术留下那快乐的回忆。

科山公园的惠女广场上有五座惠女的雕像。那精美的石雕就是由惠安女的巧手打造而成。惠安女是家乡的象征,一提起惠安女,你肯定会说:“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是的,惠安女以自己勤劳的双手,坚韧不拔的精神撑起了半边天。开公路、修水利、种田地、补渔网、敬公婆、教子女,不管重活细活样样能做,是生活的主力军。泉州的“东亚文化之都”因有了她们的衬托,才更光彩夺目。她们是泉州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时代在发展,惠安在变化,平房变成高楼,荒地变成草坪,鸟儿多了,花儿更香了,空气更净了,惠安我为你骄傲,惠安我为你自豪。

朋友们,想欣赏美景吗?想尝尝松软可口的地瓜吗?想不给自己留下遗憾吗?那就请到我的家乡惠安来!你放心,我来为你做免费的导游。

全面小康作文怎么写篇7

小时候,爷爷总是跟我说起他生活的那个年代。那时候,家乡很穷,家家都住着土坯房,人人都穿着补丁装,很多时候还要饿肚子。下雨天,院子里、大街上,全是烂泥巴,一脚踏下去,连脚带鞋都会陷进去,拔都拔不出来。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几代人的拼搏努力,中国社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已经基本实现了小康社会,现在正在向着全面小康社会大步迈进。

以我们温州为例,如今,大街上再也看不到裸露的黄土,再也闻不到污水的恶臭。人们看见的是湛蓝如洗的天空,闻到的是令人心旷神怡的空气。五马街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公园路焕然一新,到处人山人海。花儿绽放着欣慰的笑脸,小树扭动着轻快的舞姿,广场上和平鸽与人们亲切游戏。自然的美已经融进了城市,与其合为一体,组成了小康社会的一大亮点。伴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精神文明也步入了小康。当你步入这个陌生的城市,总会得到一声声亲切的问候、热情的帮助。每当你走进商店,也都能听见一声温和的“您好”。人们渐渐懂得了说“没关系”、“请原谅”的艺术,也渐渐懂得了弯腰、鞠躬、点头的礼貌。这一切的一切,使温州这个社会更加像一个大家园,也无愧于全国文明城市这个荣誉称号。

如今,我们可以用电脑上课写作业,可以用微信视频聊天,也可以用耳机听音乐……保暖已不是穿衣的标准,色泽艳丽、款式新颖才是人们的时尚追求。我们的食物也不仅为了吃饱,更讲究营养均衡和品种丰富。谈起住房,那就更不用说了。人们现在住的是既宽敞又明亮的大楼房,家里的家具也是应有尽有,智能家电、智能机器人也已经随处可见。现在的出行也变得非常方便,飞机、动车、地铁、公交车、出租车等等,各种交通工具任你选择。

从改革开放一路走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现在应该好好学习,学好本领,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全面小康,我们来了!

全面小康作文怎么写篇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读到王维的这首诗,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此时此刻,他们一定在思念自己的家乡吧!说到家乡,我不得不赞一赞自己的家乡——姜堰,这些年这里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现在这里到处都是高楼大厦,街上车水马龙。说到姜堰,当然最有特色的就是牛肉面和赛龙舟了。

每天牛肉店外都挤满了人,个个都像美食家来品尝可口的牛肉面。厨师们都忙得满头大汗,他们有的小刀飞舞,就把一片片薄厚均匀的牛肉切出来放到锅里炒,有的眨眼间就把一团面搓成一个圆滚滚的面团,并熟练地把面团切成一根根细细的面条撒到大锅里煮。还有的把煮好的面条和一片片色泽鲜明的牛肉搅拌一下,一碗香气扑鼻的牛肉面就做好了。这时你一定会迫不及待地想美餐一顿,嫩嫩的面条配上牛肉的鲜美,味道真是好极了!

每逢清明节,我们这儿的溱湖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赛龙舟。来自祖国各地的很多游客都来观看,湖面上热闹非凡,围观的人们异常兴奋,摇旗呐喊,一条条龙舟打扮得花枝招展,排成了一条长龙,龙舟上挂着一条条五彩缤纷的彩带,龙头上还戴着一朵大红花,龙舟上的人更是载歌载舞,场面非常壮观。发令枪一响,每个人都卯足了劲儿,飞快地挥舞着船桨,个个都不敢懈怠。一条条龙舟都争先恐后地离开了起跑线,像离弦的箭一样往终点线划去。岸上的人们呐喊着:“加油!加油!”在一阵阵的呐喊声中有一条华丽的龙舟首先冲过了终点线,人们立刻拥上来,抱着他们激动地离开了现场,好久人们还沉浸在喜悦的气氛之中。

怎么样?我的家乡有足够的魅力吧!请和我相约在姜堰这方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热情的姜堰人一定会热烈欢迎你们的。

全面小康作文怎么写篇9

 

荷叶、莲蓬、金鱼、桃子、元宝……看着眼前摆放着几十个形态各异的榼子,那栩栩如生的图案、深浅不一的纹路,让我目不暇接。这就是我们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王家葛村最负盛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葛村榼子”。

小时候我经常看到村里的叔叔伯伯们手里握着木锤和凿子,叮叮当当地敲打着一块木头,不一会儿,几道深深浅浅的纹路就出现在木头上。爸爸告诉我,那是在雕刻榼子,一种用来加工制作花样面饽饽的模具。每年的七夕节,妈妈和奶奶总会用很多刻有各式各样图案的榼子,来制作我喜欢的小面食。有小巧的花篮、胖胖的金鱼、展翅的小鸟、圆圆的小锁……花样可真多,我们把它叫做“饽花”或者“巧果子”。饽花烤熟以后,妈妈会找来一根红绳,把它们串成项链挂在我的脖子上,让我边玩边吃,说吃了巧果子,孩子会心灵手巧。小时候,我每次兴奋地戴着“巧果项链”一步三摇地在大街上晃悠,总能碰到几个和我一样的小朋友,大家聚在一起互相翻看这巧果子上的图案,评比着谁的更漂亮,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对于这种能制作出各种花样面食的榼子,我始终怀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时常跑到邻居王伯伯家里去看他制作榼子,摸摸这里,动动那里。爸爸见我实在好奇,便把“葛村榼子”的一些故事讲给我听。原来,我们“葛村榼子”有超过200年的历史了,做一个榼子要经过选料、画纸样、弯锯切割、电刨抛光、凿框刻花等一系列工序,要用到圆凿、弯铲、平铲、木质手锤等大小30余种雕刻工具,图案采用浮雕与线刻相结合的方法刻成,既具有实用性,又富有装饰性……听着爸爸的讲述,我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原来我只看到了榼子的可爱和漂亮,没看到它背后要下这么大的功夫。“咱们‘葛村榼子’在2012年就入选青岛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呢,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技艺,到现在传的不光是手艺,还有历史和文化了。”爸爸对我说。

在我们村,还有不少人从事榼子制作,2004年,王家葛村被青岛市文化局命名为“雕刻之乡”。“葛村榼子”也成为胶东地区民间木雕技艺的典型代表,它所承载的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文化价值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现在,不少人来买榼子,不光是为了做面食,还为了收藏。我有一个客户,凡是出了新花样,他都要买一个,前前后后从我这里买了将近100个榼子了。”王伯伯自豪地说。“伯伯,手工做一个榼子要费那么多功夫,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呢?”我问他。伯伯的目光将整个作坊扫了一遍说:“这些都是老祖宗一辈辈传下来的手艺,不能让它在我们这一辈断了,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是每一代榼子匠人的责任。”

听了伯伯的话,我默默拿起一个榼子,触摸着上面的纹路,欣赏着那栩栩如生的图案,我深深意识到,一块块普通的木头,在榼子匠人的手中被重新赋予了生命,但不论榼子的花样如何改变,时代如何发展,这门传承了200多年的老手艺,都已经成了王家葛村人的坚守。

我作为一名王家葛村人,从小吃着榼子做的面食长大,应当学习老一辈人对传统技艺的热爱和坚守,主动守护、传承和发扬榼子制作技艺,让它不仅成为一种面食制作工具,更成为祖国传统工艺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129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