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8》主要人物事迹

| 泽慧

《榜样8》主要人物事迹精选篇1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只有始终心怀感恩,把个人理想与党和国家的需要、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彰显价值!" ——钱七虎院士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感言

不闻军号激越,不见战旗飘扬,眼前耄耋之年的长者埋首青灯黄卷之间,却以穿山入海的雄魄,筑起"地下钢铁长城",把一生献给了"顶住敌人来犯的风险和压力,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这项伟大的事业。

钱七虎,陆军工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奠基人、防护工程学科的创立者、防护工程科技创新的引领者。

在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名单中,"全国敬业奉献模范"钱七虎的名字赫然在列。一个甲子的时光,他在中国军事防护战线上绘制了无数工程图,主持攻克了无数军事科技难关,护佑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在自己人生的"工程图"上,他始终坚定不移守护着三个坐标:中国共产党员,中国军事工程科学家,中国人民的儿子。

"爱党信党跟党走,是我一生中最正确最坚定的选择" "国家奖励的奖金还剩下多少,捐给武汉!全部捐给武汉!"肺炎疫情暴发后,钱七虎立即向组织提出这样的要求。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那么多医护人员上前线了,前方需要大量医疗设备和药物,需要建设方舱医院。"钱七虎告诉记者,"我是共产党员,我宣过誓,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我人去不了前线,我的心要去。" 650万元,第一时间捐赠给了武汉抗疫前线。在钱七虎眼中,他与医护人员是"同行",努力的目标都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只不过医护人员防御的是病毒,他防御的是来犯之敌。

"爱党信党跟党走,是我一生中最正确、最坚定的选择。"钱七虎在很多场合说过这句话,他用毕生精力投入国防事业,建立并不断推动我国现代防护工程事业,知道自己往哪里去;他一生坚守保卫国家的梦想,不忘共产党员的使命,知道自己从哪里来。

从哪里来?从国家危难的环境中成长而来。"国歌里唱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生的`。"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钱七虎的家乡江苏昆山陷入战乱。

那一年,母亲在逃难途中的小船上生下他。"在那条小船上,母亲怕我的啼哭引来日本兵,不得不把我的嘴捂住,心疼地留下泪水。"钱七虎忘不了在日军铁蹄下生活的8年童年时光,"我们小时候常常看见日本的‘啪啪船’去农村抢军粮。"

"为什么老百姓叫它‘啪啪船’?"钱七虎解释道,"因为日本的兵船有柴油发动机,发动机工作时会啪啪作响。"这是留在童年钱七虎心中"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印记。

高中毕业那年,上海中学团委书记找到钱七虎问:"哈军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需要人,你想不想去?"他毫不犹豫选择去哈军工,他要建造有力的武器保家卫国,不管犯我中华者是哪里来的"啪啪船"。在这里,他与防护工程专业结缘,走上国防事业生涯,用一生的时间做一件事——为国家铸就"地下钢铁长城"。

"为国家科技进步发光发热,是我一生的梦想" 20世纪70年代初,核爆蘑菇云在戈壁荒漠升腾,中国某个核武器爆炸试验成功。一群身着防护服的科研人员便迅速进入核爆中心勘察爆炸现场,钱七虎便是其中一员。他们在做实验,观察和解决飞机洞库门在核爆冲击下的质量问题。

如果说核弹是军事力量中锐利的"矛",那么,防护工程则是一面坚固的"盾"。那时,30多岁的钱七虎受命设计空军飞机洞库门,为了找准原有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他专门到核爆试验现场调查研究。

"防护门严重变形,打不开了。飞机飞不出去,怎么展开反击?"钱七虎马上优化方案,从优化计算精度入手开始攻关,他认为防护工事必须向现代计算理论和计算设备的水平迈进。

那时,先进的计算机语言和程序还是新鲜事物,很多科学家还没有接触过。钱七虎毫不犹豫,马上学习。历经艰难,他利用大型晶体管计算机和有限单元法进行工程计算,解决了控制大型防护门变形计算的设计计算难题。

像这样的技术攻关,钱七虎经历过无数次,他一路披荆斩棘,解决核武器空中、触地、钻地爆炸和新型钻地弹侵彻爆炸若干工程防护关键技术难题,不断引领着防护工程事业向前迈进。

从学习到工作,钱七虎热衷于攻坚克难,沉浸在学习和工作中。在哈军工学习的6年里,他没有游览过哈尔滨冰灯、松花江的融冰;在莫斯科学习的4年里,他从没有去过需要排长队参观的列宁墓,没有去莫斯科之外的任何城市游玩。

多年之后赴俄罗斯的一次学术交流活动中,钱七虎才去了列宁墓,弥补了当年的遗憾。"为国家科技进步发热发光,是我一生的梦想。"他说,"我是中国的军事工程科学家,我的学习机会是国家给的,我的学习生活是很多中国农民用辛勤劳动供养的。我要对得起国家和人民。"

"我只有一个目的,回馈培养我的国家和人民"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钱七虎院士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800万元。

前脚刚获奖,后脚便把奖金捐了出去——他把自己荣获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奖金捐献给了自己设立于家乡昆山的"瑾晖"基金,重点资助边远贫困地区的贫困学生。这个爱心基金设立于20__年,而他慈善之举不是从20__年开始的。他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用自己的获奖奖金或者工资资助贫困学生,帮助孤寡老人。

那个时候,钱七虎的收入并不算高,但他每年都会拿出几万元,用于公益事业。"这是我一贯的行为。"钱七虎说,"平时就捐,捐给国家需要的地方。军队的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奖金、‘何梁何利奖’的奖金,还有平时的一些科研项目奖励我都捐出来了。我做这些只有一个目的——回馈培养我的国家和人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瑾晖"基金"瑾"和"晖"二字,分别取自钱七虎的母亲和妻子的名字。"一个人不能只想着自己好,要关心更多的人。"母亲质朴的教诲、贫困时仍然帮助他人的举动,成为钱七虎一生的榜样;妻子袁晖始终支持自己捐助、帮助他人,因工作需要而夫妻分隔两地的16年里,妻子赡养老人、抚育孩子,为自己全身心投入国家国防科技事业创造了温暖的家庭环境。钱七虎早早做了决定,把自己接收到的大爱传递给更多的人,送往更远的地方。

这一生他培养了很多青年科技人才,他言传身教,把"不怕艰难、不怕挫折、不怕干扰"的人生格言留给了学生。"爱这个国家,就要爱人才;爱人才,就要让他们坚持这样的状态。"学生们眼中,钱七虎就像永动机一样,在追求理想的路上从不停歇。他把这种追求理想永不停歇的状态,视为最大的幸福。

《榜样8》主要人物事迹精选篇2

4月8日,陆军工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爱心捐赠仪式在昆山当代昆明剧院举行。获得20__年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钱七虎院士向金辉慈善基金捐赠了800万元奖金。昆山市向钱七虎院士颁发了荣誉证书。

向科学家致敬,弘扬科研精神。它们就像大树,我们永远爱着它们。从弯腰到坐在轮椅上的于敏院士颁发奖励证书,再到邀请刘永坦院士和钱七虎院士到主席台就座,“礼貌”代表着我们对科学家的崇高敬意。他们抽新芽,结香果,让我们分享科技进步的红利。从创建防护工程学科,引领防护工程技术创新到集成宽带光发射器件和模块,我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他们努力扎根,把精神伟力传递给我们。钱七虎院士说:“如果一个人追求个人名利,关注的焦点总是在个人幸福的方向上;如果一个人建立了一个基于国家价值观的国家、国家和人民。“这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值得我们一代一代地品味和继承。

致力于家乡建设,扎扎实实地为桑梓的乡根做出了贡献。

枝繁叶茂,归根结底,感情永远是每个中国孩子最难放弃的。无论游子走多远,家乡都不能忘记,家乡的建设也不能少于我们的努力。在获得20__年国家最高科技奖不到一周的时间里,钱七虎院士决定捐赠全部800万元奖金。他不仅为家乡投入了物质支持,还投入了精神激励和行动指导。4月8日下午,钱七虎院士回到家乡昆山,围绕绿色发展和地下空间利用主题作报告。他连续80分钟没有中场休息。钱七虎院士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建议家乡发展。这种家乡的深厚感情值得学习。也许我们达不到他的高度,但我们可以践行他的精神力量,捧起一堆黄土,培育绿树成荫的鲜花,成为家乡的建设者和建设者。

忠于祖国发展,牢牢扎根国家富强的梦想。

钱七虎在炮火硝烟中度过了童年,“成为工程师,报党报国!这是他心中坚定的誓言。1965年,钱七虎学成回国。“国家选择我出国学习保护项目,就是信任我,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沉重的责任”,仿佛在和年轻的'自己履行誓言,但也庄严地向国家承诺,为国家铸造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经过60多年的努力,建立了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体系,解决了若干关键的工程防护技术问题。这群永不朽的爱国斗争热火,是激励人心的温暖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两个一百年”的伟大梦想体现在每个中国人的国家梦中。我们向钱七虎、王金才等一批爱国斗争的先锋学习,一点一点地浇筑国家繁荣昌盛的梦想,永远深爱着这片土地。

全心全意为人民福祉服务,为美好未来扎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努力谋求人民幸福离不开每一个中国孩子的双手。“哪些事情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科技工作者的兴趣爱好应该集中在哪里,这是科学家应该有的感情和责任。钱七虎院士经常这样对学生说。多年来,他一直积极关注国家大事和民生问题。钱七虎作为多个国家重大项目的专家组成员,参与了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港珠澳大桥等重大项目的战略咨询,多次前往现场解决关键问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要满足于个人自我的幸福,更要努力实现全体人类的共同幸福。要不断划大人民幸福的同心圆,实现更大范围的同频共振。

一个人做一件事并不难,但一辈子专注于它并不容易。钱七虎院士做到了。他是一棵树,一棵不必要的时空限制仍然牢牢把握着家乡的树;一棵让风雨飘摇,依然坚定不移扎根黄土的树;一棵连人民情怀都不忘的树,在新时代,我们要向钱七虎院士学习,在他的启发下成长,打造美丽的绿水青山。

《榜样8》主要人物事迹精选篇3

山石屏疗养院是国家1953年在洱源县大山深处黑潓江边建立的麻风病院,距县城65公里,没有公路和桥梁,不通水电,几乎与世隔绝。

1981年4月,刚刚到县防疫站工作的李桂科第一次走进住着181名麻风病患者的山石屏疗养院,这里只有简陋的垛木房、脏乱不堪的生存环境和嘴歪眼斜、肢体残缺的患者,当李桂科给一位60多岁老人检查身体时,发现老人小腿大面积溃烂,溃口洞里都已有蛆虫并发出臭味。看到眼前的这一切,李桂科的内心被深深震撼了。当天,李桂科和同事们完成治疗任务,乘渡船离开时,麻风病患者们不约而同集中到江边眼巴巴地看着他们离去的身影,久久不愿离开,眼里充满了无助、无望和不舍。

作为一名医者、一名共产党员,他深深地感到,自己应该帮助他们解除病痛、摆脱困境、改善生活。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李桂科与山石屏麻风村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了漫长的救治之旅。

《榜样8》主要人物事迹精选篇4

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疾控中心名誉主任李桂科又获得新的荣誉!

这一次,是中宣部、国家发改委表彰的“诚信之星”。

“一定要让山石屏变得更好!”从42年前初到山石屏村开始,对党忠诚、恪尽职守,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为麻风病防治事业无私奉献的信念就在李桂科心里扎下了根。

“不需要坚持,自然而然地去做就好。”这些年,他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耀眼的光环和荣耀,心绪却依然平淡如水,为山石屏村做着一桩桩、一件件规划好的事情。正如每日所需的呼吸,从来不曾动摇。

42年的坚守,李桂科将一个与世隔绝的麻风院建成了黑潓江边一座通路、通桥、通电、通水、通网络的美丽家园,摘掉了人人惧怕的“麻风村”的帽子,变成了人人向往的“幸福村”。

《榜样8》主要人物事迹精选篇5

湖南省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刘玲琍,在25年的从教生涯中,怀着一颗慈母之心,用爱浇灌学生的心田,用身教塑造学生品德,以超负荷的工作,创造了“铁树开花”的奇迹。她是学生们的“刘妈妈”,是家长们的好朋友。曾获评“衡阳市骨干教师”、“感动衡阳十佳教育人物”、2023年获“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荣誉称号等。

刘玲琍与特教的结缘,源于她内心的爱。

小时候,她的邻居是一名聋哑人,对她特别好,但却不识字也不能讲话。刘玲琍心想,如果有学校能让他们从小认识字、学习说话的话,生活就能改善很多。于是,正值初中毕业的她,一门心思报考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从此与特教结缘。

18岁毕业那年,在妈妈眼里还是“小女儿”的她,却走上工作岗位,成为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听障一年级的班主任。那个时候,班上有个叫晓慧的女学生,不仅聋哑而且伴有中度智障,生活不能自理。一天,晓慧上厕所后,她不仅不会擦拭,还用手去抓,把排泄物往嘴里塞。

刘玲琍知道后,连忙赶过去,将晓慧抱起,让她伏在自己的腿上,帮她擦拭,接着又轻轻地仔细清洗晓慧的双手和口腔。等一切弄完后,她这才发现自己身上已经沾满了排泄物。

小云亮是刘玲琍带的第二届学生之一,调皮且犟。一个夜晚,小云亮肚疼不已。接到电话的刘玲琍二话不说就往学校跑,由于下雨路滑,她接连摔了好几跤。一赶到宿舍,刘玲琍不顾自己身上的疼痛,背起小云亮就赶往最近的医院。医生诊断,小云亮得了“急性肠炎”。

接下来几天,刘玲琍白天上班,中午去医院送汤送饭,晚上又陪护在病床前。出院后,为了帮他补上落下的课程,每天晚上,刘玲琍都来校给他补课,还给他带来营养餐。在她的影响下,小云亮开始变得爱学习又守纪律,考出了非常好的成绩。

就这样,面对这群几岁就离开父母的“折翼”孩子,刘玲琍用挚诚的爱浇灌着他们的心田,学生们都亲切地叫她“刘妈妈”。

《榜样8》主要人物事迹精选篇6

湖南省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刘玲琍,在25年的从教生涯中,怀着一颗慈母之心,用爱浇灌学生的心田,用身教塑造学生品德,以超负荷的工作,创造了“铁树开花”的奇迹。她是学生们的“刘妈妈”,是家长们的好朋友。曾获评“衡阳市骨干教师”、“感动衡阳十佳教育人物”、2015年获“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荣誉称号等。

刘玲琍与特教的结缘,源于她内心的爱。

小时候,她的邻居是一名聋哑人,对她特别好,但却不识字也不能讲话。刘玲琍心想,如果有学校能让他们从小认识字、学习说话的话,生活就能改善很多。于是,正值初中毕业的她,一门心思报考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从此与特教结缘。

18岁毕业那年,在妈妈眼里还是“小女儿”的她,却走上工作岗位,成为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听障一年级的班主任。那个时候,班上有个叫晓慧的女学生,不仅聋哑而且伴有中度智障,生活不能自理。一天,晓慧上厕所后,她不仅不会擦拭,还用手去抓,把排泄物往嘴里塞。

刘玲琍知道后,连忙赶过去,将晓慧抱起,让她伏在自己的腿上,帮她擦拭,接着又轻轻地仔细清洗晓慧的双手和口腔。等一切弄完后,她这才发现自己身上已经沾满了排泄物。

小云亮是刘玲琍带的第二届学生之一,调皮且犟。一个夜晚,小云亮肚疼不已。接到电话的刘玲琍二话不说就往学校跑,由于下雨路滑,她接连摔了好几跤。一赶到宿舍,刘玲琍不顾自己身上的疼痛,背起小云亮就赶往最近的医院。医生诊断,小云亮得了“急性肠炎”。

接下来几天,刘玲琍白天上班,中午去医院送汤送饭,晚上又陪护在病床前。出院后,为了帮他补上落下的课程,每天晚上,刘玲琍都来校给他补课,还给他带来营养餐。在她的影响下,小云亮开始变得爱学习又守纪律,考出了非常好的成绩。

就这样,面对这群几岁就离开父母的“折翼”孩子,刘玲琍用挚诚的爱浇灌着他们的心田,学生们都亲切地叫她“刘妈妈”。

《榜样8》主要人物事迹精选篇7

刘玲琍,女,汉族,1973年3月生,湖南新邵人,200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为了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一名普通教师。

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也没有荡气回肠的豪言壮志,有的只是扎根特教讲台30年,日复一日的辛勤耕耘和无怨无悔的奉献。她在平凡的岗位,用自己的执着与爱,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2021年6月,刘玲琍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榜样8》主要人物事迹精选篇8

山石屏村麻风病治好了,按理说李桂科可以离开回家了。他把大家召集在一起,高兴地对大家宣布:“现在你们的病完全治好了,以后我就不用再来了”,“李医生,你不管我们还有谁管我们呢?外面个个都怕我们,话都不跟我们说。”李桂科知道,他们都是一些无家可归或有家不能归的人,对他们来说山石屏村就是他们的家,虽然身体治好了,但更严重的是内心依旧孤独、自卑,对外面的世界依然害怕、恐惧,他们要的是尽快治愈心灵,重新融入社会。从此,李桂科继续走上了对患者们的漫长治心之路!

他与康复人员同吃同住同劳动,闲暇里经常陪他们说说心里话、聊聊家长里短,头发长了帮他们理发,指甲长了帮他们修剪,悉心帮每位患者清理溃疡,精心为每位老人过生日,无微不至照顾年老体弱者的生活起居。清明节、火把节、中秋节……李桂科都组织康复人员逢节必过,营造了山石屏村亲如一家的和谐氛围。

《榜样8》主要人物事迹精选篇9

2003年至今,唐菊兴主持勘查评价雄村超大型铜金矿,提出冈底斯成矿带存在岛弧型斑岩铜金矿。

截止到2023年12月,雄村铜金矿完成施工钻孔201个,钻探进尺63233.92米,238万吨,伴生资源量202.7吨,伴生银资源量1041.9吨(国土资储备字[2023]101号,中矿联储评字[2023]39号)。雄村式铜金矿是冈底斯成矿带发现的新的矿床类型,为在冈底斯成矿带寻找岛弧型斑岩铜金矿指明了新的找矿方向,在雄村铜金矿外围发现了雄村III号铜金矿等多个矿体。

践行找矿突破新机制,服务于矿业企业大型-超大型矿的勘探,取得显著成效。

践行“公益先行,商业跟进,基金衔接,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找矿新机制,及“采、学、研、用”四结合的勘查模式,在“358找矿突破行动”中勇挑重担,勇于创新。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和技术服务团队,为中铝资源在多龙矿集区铁格隆南(荣那矿段)的找矿突破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撑,厘定了矿床类型,认为该矿床是我国大陆第二例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也是西藏首次发现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通过2023—2023年二年的勘查评价,求获铜金属量大于850万吨(332+333),平均品位大于0.5%,目前该矿是我国最大的单个铜(金)矿床。

《榜样8》主要人物事迹精选篇10

钱七虎不仅仅是防护工程的专家。作为一个有担当的科学家,他时刻关心着国家各个方面的建设发展。南京长江隧道、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港珠澳大桥、雄安规划,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都倾注有钱七虎的心血。

1992年年初,国务院批准珠海机场扩建。然而,雄踞三灶岛南端的炮台山成为横亘在机场扩建工地上的一道屏障。经反复研究,当地政府决定炸掉炮台山,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方案。

这是一个没人敢啃的难题。爆破的难度实在太大,全世界也很少见,而且要求一次性爆破成功。更要命的是,附近六百米的地方有两个村庄,爆破必须保证村庄的房子不能垮。

钱七虎当时担任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院长,他主动请缨,带领团队七下珠海,现场勘查,反复试验,连续奋战。直到爆破的前一夜,他还在忙着计算各个细节,几乎整夜未睡。

爆破实施的那天,国内外媒体云集珠海。随着现场总指挥的一声令下,一万两千吨炸药和数万支雷管在程控起爆器的精确控制下逐一起爆。炮台山在阵阵轰鸣声中,刹那间被切成三段,片片山体飞向天空、抛入大海,蔚为壮观。而不远处的两个村庄却纹丝不动,安然无恙。

这次成功爆破,创造了世界爆破史上的新纪录,在相关领域引起轰动,被称为“天下第一爆”。钱七虎因此名声大振。

钱七虎一生获奖无数,但其中有一项格外特别,那就是“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建设一等功臣”。非常之奖,源于非常之功。南京长江隧道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与长江三桥之间,双线全长七千五百八十米,是世界第二大直径盾构隧道,由我国独立设计和施工。

2002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戴河召见了钱七虎等科学家,其间,钱七虎提出在长江上修建越江隧道。他的建议得到了采纳,两年多后,南京长江隧道纳入南京“五桥一隧”总体规划,钱七虎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

为确保南京长江隧道施工安全,经过反复论证,钱七虎建议修改原定的沉管法方案,采取盾构机开掘隧道。当时的盾构机直径近十五米,相当于五层楼高,采用这样体型巨大的盾构机在长江河床底下开凿隧道,在全世界尚属首次。

2008年8月,正在工作的盾构机突然不动了,钱七虎立即深入了解盾构机停工的原因,寻找解决方案,不久,隧道工程再次运转,重新启程。

2010年5月,南京长江隧道全线通车。这项工程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透水性强、水土压力高等多项世界级难题,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功,几乎收获了国内建筑行业的所有大奖。作为项目带头人,钱七虎被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建设一等功臣”称号。

《榜样8》主要人物事迹精选篇11

像老村长一样,曾经许多村民在这片红色遗址呱呱坠地、生活栖息。直到2005年,他们陆续搬出旧址群,开启了横坎头红色旅游的新篇章。望着这间小房间,黄志尧的思绪一下子飘到了从前。

“那时的横坎头虽是‘浙东红村’,但村里连条像样的水泥路都没有。”老村长回忆,搬迁前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2700元,村集体负债二十多万元。“横坎横坎,横看竖看看不到头”,这句顺口溜是那时村民无奈的自嘲。

怎样让革命老区焕发新的生机?黄志尧连日难眠,愁的是横坎头村位于四明山水库上游,养殖业、制造业等产业均无法大规模开展。但谜题的答案正在谜面上,作为革命老区,横坎头村红色基因根植血脉,拥有中共浙东区党委、浙东行政公署、浙东抗日军政干校等旧址,这些正是发展红色旅游的绝佳资源。

发展红色旅游,保护好红色资源是根本!当时乡亲们聚居于旧址,日常生活对木质结构建筑是很大的损耗。“一旦出现火灾,这些宝贵的财富就没有了!”考虑到这,黄志尧立刻向上级部门反映自己的想法,但让乡亲们搬离世代居住的地方又谈何容易?在村党组织的号召下,黄志尧签下了第一份搬迁协议。

此后,横坎头村对旧址群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并重新布展,同时改造提升周边环境,完善生活配套设施,曾经的“贫困村”旧貌焕了新颜。

卸任村长后,黄志尧守护红色遗址的坚持一直未变,于是便在纪念馆里担任起了管理员。退休后,直到现在他也经常主动承担义务讲解工作,用亲身经历诉说革命老区的蜕变发展。

《榜样8》主要人物事迹精选篇12

唐菊兴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奖励和荣誉。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唐菊兴研究员长年坚持奋斗在高寒高海拔的西藏高原,为我国的大宗矿产资源的勘查和边疆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稳定做出了杰出贡献,生动体现了成理人“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他针对西藏高原大陆碰撞带能否形成以及如何发现特大型铜矿床这一重大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带领研究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开展了艰苦卓绝的科技攻关。

从藏东到藏西,从藏南到藏北,历时三十余年,长期坚守在西藏高海拔野外一线,与国家重要矿业企业及地勘队伍建立了深度产学研合作模式,在以铜金等关键矿产资源的找矿理论和勘查方法方面取得系统性成果和找矿重大突破,主持或主要参与发现和系统评价了多个超大型—大型铜金矿床,改变了我国铜资源的分布格局,保障了我国铜矿资源基地建设及铜矿资源的稳定供应。

《榜样8》主要人物事迹精选篇13

“西藏的每一座高山都让人心生敬畏。每当我想到这片广袤的土地下蕴藏的矿产资源,那才真叫人睡不着觉。”回想起当年三十出头的自己初入西藏时的感觉,唐菊兴难掩兴奋之情。1995年,当唐菊兴第一次踏上西藏的土地时,估计也未曾想过会和这片神圣的高原大地结下不解之缘,而且一结就是二十年。他踏遍了西藏的山山水水,从三江源头到雅鲁藏布江到冈底斯山脉再到阿里地区,到处都留下了他矫健的身影。

要知道,唐菊兴的工作区域大多都在4500米以上的高海拔山区,但他二十年来每年的野外工作时间从来都不低于100天,最长的一次竟连续在工作区待了200多天。这样的坚持和坚守带来的“回报”也是相当丰厚的。

二十年间,唐菊兴及其研究团队主持完成了甲玛、雄村、尕尔穷等多个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勘探评价,探明并新增铜资源量超过900万吨,钼资源量69万吨,铅锌资源量105万吨,伴生金资源量超过350吨,伴生银资源量超过10000吨。其中,甲玛铜矿已于2010年7月投产,解决了数百名当地藏族同胞的就业问题,年创利税近3亿元;雄村铜(金)矿已经成功申请了采矿权,预计近两年将正式投产。

唐菊兴及其研究团队还参与了西藏巨龙铜业、西藏矿业、西藏华钰矿业等大型矿业公司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勘查评价和研究工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参与或指导勘查评价的矿床累计探获铜资源量1000多万吨。

近两年,在国土资源部找矿突破新机制的指导之下,这支队伍又远赴西藏阿里地区,为多龙整装勘查区的找矿突破贡献自己的专业技能,指导和协助西藏地质五队勘查评价两个超大型铜(金)矿床。截至目前,仅仅过去一年半时间,该地区探获的铜资源量已达到1000万吨以上。这为藏西阿里地区的民族经济发展注射了一剂强力剂,同时吹响了西藏最偏远、最落后地区民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号角。

这些找矿成果不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为西藏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地区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更是为我国战略资源储备基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这些成绩都是团队全体成员艰辛付出的结晶。”唐菊兴总是会把功劳算在团队的身上,“对我自己来说,在甲玛工作的这几年最让我难忘,但也是遗憾最大的。”

原来,唐菊兴从2006年起开始主持甲玛铜矿的勘探评价工作,在最关键的前两三年,任务重、压力大,某天早晨醒来,他在镜子里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满头的银发和花白的胡茬。“刚开始我还不服气,定期去染一染头发,后来想了想也懒得管了,这也算是种境界吧!”唐菊兴开玩笑说,不经意间还真以为自己达到了古人诗句中“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意境。

而唐菊兴所说的遗憾,也许会成为他这一生中真正挥之不去的痛楚。2008年是甲玛找矿突破科技攻关最为关键的一年,为了早日揭开甲玛的神秘面纱,唐菊兴不敢懈怠,当年3月份就去到矿区开展工作。忙碌的工作一直持续了大半年,直到11月底家里传来噩耗——卧床一年多的老父亲病逝了。由于未能来得及赶到病榻前与父亲做最后的诀别,一颗自责的种子由此深深地埋在了唐菊兴的心底。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也许是很多地质工作者都经历过的悲痛。我们远在千里之外,有时候连见亲人最后一面的机会都没有。”唐菊兴说,父亲将白发、白胡子传承给了他,意味着他应该懂得如何更好地担当,无论是对于家庭还是祖国的找矿事业,他惟有尽职尽责,才可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榜样8》主要人物事迹精选篇14

李桂科,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并不熟悉。但是,他的事迹却值得我们深深地敬仰和感激。

李桂科是一位普通的中国农民,但是他却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人的价值。他的故事始于2015年,当时他在田里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鹰。他没有犹豫,立刻将小鹰带回家里,并花费了自己全部的积蓄为它治疗。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小鹰终于康复了,李桂科也成功地将它放归了自然。

这个故事看似平凡,但却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类最纯粹的善良。李桂科并没有被小鹰的残疾和陌生所吓倒,反而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让这只小动物重新获得了自由。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救助,更是一次对人性的考验。

然而,李桂科的事迹并没有就此结束。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又多次在田野间发现了受伤的野生动物,并将它们带回家里进行治疗。他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农活,专心致力于救助这些动物。他的善举不仅让许多受伤的生命重获自由,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类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

如今,李桂科的事迹已经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话题。他的爱心和善良激励着更多的人去关注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他的行动,不仅仅是一次个人的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

总之,李桂科的事迹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类最纯粹的善良和爱心。他的善举,不仅让许多受伤的生命重获自由,更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我们应该向李桂科学习,用自己的行动去关爱自然、保护环境,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榜样8》主要人物事迹精选篇15

2003年,从新疆财经大学毕业的热孜万古丽来到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头屯河街道工作,一干就是19年。19年,让这个一说话就脸红的姑娘蝶变为办事雷厉风行、遇到困难就向前冲的“硬核”书记。

2008年,热孜万古丽担任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钢城片区柯坪路北社区党支部书记。这是一个老年人多、流动人口多、商业网点多、困难户多的“四多”社区。

热孜万古丽把第一步棋“下”在了抓班子带队伍上。针对班子内部分工不明确、推诿扯皮、工作走过场的问题,她细化班子成员工作职责,制定党员考核制度。支部党员实施月评比激励制度,对工作表现好的给予奖励,表现较差的予以批评教育,督促转变工作作风,激励党员积极作为。

在热孜万古丽的努力下,班子的凝聚力大大增强,社区有了一支愿干工作、敢干工作、会干工作的干部队伍。

“以前总感觉不知道怎么干,现在按照制度走,每天要干什么都很明确。前几天,热孜万古丽书记去北京参加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一周多时间里,我们按照既定计划和流程开展工作,心里特别有底。”柯坪路北社区干部马宁说。

16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