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个红色山洪灾害预警发布
联合发布
红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这也是今年我国首个红色山洪灾害预警
预计,7月17日20时至7月18日20时,广西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大(橙色预警),局地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很大(红色预警)。请各地注意做好实时监测、防汛预警和转移避险等防范工作。
中央气象台7月17日18时
继续发布台风橙色预警预计,受台风影响
广东大部、广西、海南岛大部、福建东南部、湖南南部、贵州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其中
广东西南部、广西南部、海南岛北部等地的
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局地有特大暴雨
国家防总提升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至三级
台风灾害主要是在台风登陆前和登陆之后引起
可能带来大风、暴雨、风暴潮等灾害
同时可能引发
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山洪是怎么形成的
地形条件:一般形成山洪泥石流的地形特征是中高山区,相对高差大,河谷坡度陡峻。表层为植皮覆盖有较厚的土体,土体下面为中深断裂及其派生级断裂切割的破碎岩石层。
森林覆盖条件:大范围树林、毛竹覆盖,汛期当暖湿空气携带大量水气,达到林区上空,与林区温度偏低,相对湿度偏大的冷空气交锋,易造成大的局部降水。
水源条件:水体既是山洪泥石流的组成部分,又是激发因素,主要来自降雨。
山洪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地质地貌因素:
山洪灾害易发地区的地形往往山高、坡陡、谷深,切割深度大,侵蚀沟谷发育,其地质大部分是渗透强度不大的土壤,如泥质岩、板页岩发育而成的抗蚀性较弱的土壤,遇水易软化、易崩解,极有利于强降雨后地表径流迅速汇集,一遇到较强的地表径流冲击时,从而形成山洪灾害。
气象水文因素:
山丘区不稳定的气候系统,往往造成持续或集中的高强度降雨。据统计,发生山洪灾害主要是由于受灾地区前期降雨持续偏多,使土壤水分饱和,地表松动,遇局地短时强降雨后,降雨迅速汇集成地表径流而引发溪沟水位暴涨、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从整体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可知,发生山洪灾害主要还是持续的降雨和短时强降雨而引发的。
人类活动因素:
山丘地区过度开发土地,或者陡坡开荒,或工程建设对山体造成破坏,改变地形、地貌、破坏天然植被,乱砍滥伐森林,失去水源涵养作用,均易发生山洪。
山洪灾害种类有哪些
1.滑坡,是指土体、岩块或残坡积物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贯通的滑动面发生滑动破坏的现象。
2.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往往突然暴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犹如雷鸣,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浸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危害。
3.河洪水也叫山溪性洪水,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山洪,是山区溪河由暴雨引起的突发性暴涨暴落洪水。溪河性河流因其流域面积和河网调蓄能力都比较小,坡降较陡,洪水暴涨暴落,一次洪水过程短则几十分钟,长也不过几小时到十几小时,因此溪河洪水来得快,去得也快,持续时间短,但涨幅大,洪峰高,洪水过程线多呈多峰尖瘦峰型。
山洪灾害会造成什么影响
1.山洪冲毁农田,造成农业大量减产,有时造成连续多年的减产减收。
2.山洪冲塌房屋,造成城镇受淹,使人们财产遭到严重损失。
3.山洪破坏基础设施,造成交通、电力、通讯线路等中断。
4.超标准的特大山洪灾害往往冲毁渠道、桥梁、涵闸等水利工程,有时甚至造成大坝、堤防溃决,造成更大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