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的传说故事

| 广辉

压岁钱的传说故事

传说一

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

传说二

另有一说源于古代“压惊”。说是太古时有一种凶兽叫“年”,隔365日后之夜,就要出来伤害人畜、庄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则以燃竹响声驱“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为“压惊”。年久日深,便演变为以货币代食物,至宋便有“压惊钱”。据史载,王韶子南陔,因被坏人背走,于途中惊呼,才被皇车所救,宋神宗即赐了他“压惊金犀钱”。以后才发展为“压岁钱”。

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的。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到了明清,“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到了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

小孩的是“压祟钱”,老人的才是“压岁钱”。老人的“压岁钱”是指为了他们不再增长岁数,可以多活几年。

为什么要给压岁钱?

压岁钱到底应该什么时候给。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必须要先了解“压岁钱”是什么来的。

中国汉语里有个词叫“作祟”,作祟最开始的意思就是指妖魔鬼怪出来害人,现在比喻有坏人出来捣乱坑害别人。

在很古老的时候,传说有一只叫“祟”的怪物,每到除夕的晚上就出来伤害小孩,后来有个懂得驱邪的世外高人就教老百姓一个方法,在除夕的晚上用一串铜钱放在小孩的枕头下,这样“祟”就不敢靠近。

那么这串保护小孩不受“祟”侵扰的铜钱就叫“压祟钱”,有镇邪压祟的寓意,同时呢,因为除夕又叫“岁除”,所以后来“压祟钱”的“祟”就慢慢变成了岁月的“岁”。

压岁钱其实就是长辈希望晚辈能够平平安安健康成长的一种美好祝愿,由此可见,既然是叫压岁钱,那当然必须在大年三十除夕这天给,不然就不叫“压岁”,当然今年过年没有大年三十,大年二十九就是除夕夜,所以今年就应该在大年二十九给。

如果等到大年初一以后再给,那就不叫压岁钱了,而是叫“过年红包”,比如广东人说的“利是”就属于过年红包,寓意大吉大利,那么过年红包就不像压岁钱那样只局限于长辈给晚辈,过年红包可以作为亲朋好友之间一种增加节日氛围和感情的礼物来相互赠予。

那么压岁钱除开在给的时间上有讲究以外,各地也有很多不同的习俗,比如南方人对压岁钱的金额数字就非常讲究。

当然不是说压岁钱的金额越大越好,而是比较喜欢尾数带八或者带六这样的吉利数字,更加讲究一点的,可能连钞票上面的编号都要细心挑选这种吉利数字。

除夕贴门神贴春联的寓意是什么

除夕贴对联寓意

每逢除夕,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我们都能看到家家户户换上新的对联,在寒冷的冬天看些红色的对联好生喜气。“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除夕贴门神寓意

门神,即司门守卫之神,作为民间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人们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保平安、卫家宅、助功利、求吉祥等,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深受欢迎的守护神。农历新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贴上两幅门神画,门神看上去凶猛威风。当然这些门神是为了帮助我们驱邪避灾,起到镇宅的作用,同时给我们代理吉祥。

什么时间贴春联最好

新春佳节贴对联最好的时间是在大年三十早上6-12点之前要完成,时间的讲究要遵行,能够更早迎接新年新气象。贴春联时需要把旧的先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运,有除旧布新的意思。我们通常不会在晚上贴,一是晚上天黑看不到,容易贴歪,还有就是不会带来吉祥。

除夕是过年吗,过年是指除夕还是初一

除夕是过年。过年包括除夕夜和大年初一。按照习俗,从小年,也就是农历的二十三或二十四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都属于过年。除夕也叫做大年三十,是岁末的最后一天晚上。

除夕和春节哪个在前面

除夕是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而春节是每年的大年初一,所以除夕在春节前面。

简单来说广义的春节包括过年和除夕;过年和大年三十还有除夕都是同一天,除夕特指大年三十的晚上,也就是大年夜。而特定意义的春节是指大年初一,也就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从有关资料查找,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

由于春节与大年紧密连接在一起,再加上时代的需求,所以,慢慢地人们将这两个传统节日合二为一了。

就时间来讲,过年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岁尾。而春节是一年的开始,大年初一又是农历每年的春天第一天,所以叫春节,也就是告诉人们,从这一天开始,春天来到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在以前,人们在这个时间,都称为过年,也就是“除夕”。由于公历的引进,将正月初一的“元旦”移为公历新年的代称,再加上六十年代以后,提倡“破旧立新”、“破除迷信”等政治因素要求,渐渐地淡化了年的所在。


165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