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霜降具体日期
2023霜降节气具体日期
2023年霜降是10月24日00点20分39秒,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
霜降历史渊源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逸周书·周月》:“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东汉王充《论衡》曰:“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非从天降。”无论是露还是霜,“皆由地发,非从天降”,怎称为霜降呢?其实“霜降”这个名字只是用来比喻这时节“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征。
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令。“霜降”节气反映的是天气渐渐变冷的气候特征,并不是表示进入这个节气就会“降霜”。其实,“霜”也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霜”是地面的水气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霜降”节气与“降霜”无关。
霜降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秋天到冬天的过度,俗话说“霜降杀百草”,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
每年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节气。“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是霜降的主要特征。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意思是说,霜降之后,豺等动物开始为过冬储备食物;草木枯黄,落叶飘零;冬眠的蜇虫垂下头来,准备在洞穴中过冬。
霜是大气中的水汽在地面和物体上凝华而产生的白色晶体。有霜表示地面最低温度已在o℃以下,作物就可能遭受冻害。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叫初霜,这是一年霜期的'开始。我国地域广阔而地形复杂,各地初霜日期差异很大。
霜降节气吃什么传统美食
1、吃柿子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2、吃鸭子
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有时还会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夏秋的燥热季节最适合吃鸭子。经常食用鸭肉对体弱阴虚、水肿食少、大便干燥、低热不退者最为有益。
3、吃萝卜
我国民间有“十月萝卜赛人参”的说法,霜降节气正值秋天向冬天过渡的时候,所以在霜降期间,我国民间也有吃萝卜的习俗。山东农谚: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
4、吃牛肉
霜降是个进补的好时节,俗语称冬补不如霜降补,冬补过于滋腻,而霜降节气补补是极好的。而为迎接霜降节气的到来,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大餐的习俗。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效。
5、吃兔肉
古人一般秋补既吃牛肉也吃兔肉,尤其是在霜降期间,非常盛行食兔肉进补。兔肉尤其适宜老人、妇女食用,同时也是肥胖者和肝病、心血管病、糖尿病患者的理想肉食,但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及经期女性、有明显阳虚症状的女子、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兔肉。
怎样更好度过霜降
1、吃柿子可以御寒
很多地方可能喜欢在霜降的时候吃柿子,他们认为在霜降的时候吃柿子不仅可以起到御寒的作用,同时可以更好补充营养让身体更加强健一些。
2、霜降防风
霜降之后昼夜温差变得更大了,早晚都比较冷,中午相对热一些。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身体冷暖不定,最终引起身体不适,甚至于患上疾病。
3、防止秋燥
霜降的天气逐渐变凉,整体会感觉比较燥人,身体感觉不舒服。所以霜降的时候首先要注意保暖,同时要更好防止秋燥。在饮食方面最好采用温补的方式,多吃一些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比如萝卜梨子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秋燥人会感觉很干燥,甚至于会有便秘等等。可以多吃一些芝麻蜂蜜等食物,高蛋白食物也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吃上面下功夫,同时最好多进行娱乐活动。比如参加登山等活动,大家一起出门游玩看看外面的风景,不仅可以让身体更强,同时还可以更好欣赏祖国的大好山河。
4、早睡晚起
这个时候要好好休息,早点睡觉避免熬夜,但是早上不用太早起床。要有比较充足的睡眠,更好补充精力,白天可以更好上班。当然对于年轻人来说早睡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但是即使做不到早睡也要尽量避免熬夜,睡觉不超过11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