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作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明作文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作文 篇1
清明,缠绵的雨丝带来的不是以往的浪漫,而是侵入骨髓的凄寒。
清明。清明,说出口总有种伤感涌上心头。莫名地,心情变得很沉重。
先人的离世,往往是人们心中一段最为悲痛的回忆,深埋在记忆深处,不愿提起、不愿忆起。而清明,则将所有的哀思拉回到现实,就那样平静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于是,最初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又回来了。逝者安息,生者,却难以放下。
我相信,清明时节的雨,每一滴都是由人们的思念化成的。这种思念、如此痛,如此让人心伤。于是当这雨滴落在人们身上时,才让人心中升起难以名状的感伤,才让人的心情变得莫名的沉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时节,是个随手就可以捡拾泪水的时节,亦是个哀伤蔓延的时节。转身、低首、难言。谁将痛的滋味,连同思念一同葬了?
当真葬得了、忘得掉么?
清明,我们都清楚的明白,逝去的,不会再重来。但那份思念则是无论如何也无法遗忘的。我们只是压制,努力不去想。
但是清明,却将所有的一切释放。于是,怀念啊、伤感啊、难忘啊什么的,一下子全都回来了。一丝一毫都没有减少,反而在心中越发清晰的展现出来。
这雨,下个不停,泪水也流个不停。不想再克制了,哭便哭吧,终究,那是所有人都难以忘记的,那些曾经深爱我们的人即便不在了,我们也要勇敢地走下去。否则怎么对得起他们的爱与我们的纪念呢?
这雨,下得阴晦。但我们应该笑得明媚,不可以让那些曾经深爱我们的人,看见我们不快乐,不可以……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作文 篇2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明,全然没有唐朝诗人杜牧所谓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意味。
儿时的我一直以为这是一个待在墓园过一整天的节日,想想都从心头涌上一股不栗而寒的感觉。可是随着年龄的推移,我细心观察,年年清明,往日喧嚣的城市竟万人空巷,而莲花山一片欢声笑语,出来踏青都涌到这里。大家都喜上眉梢,笑眼盈盈,丝毫看不出任何凄清之感,我不禁对“清明”二字感到陌生了。
母亲也一番好兴致,我一上完课,背着书包坐上车时,她便开着车直奔莲花上。我上课的地方离莲花山很近,几分钟便到了,母亲停下车,拉着我一头钻进喧闹的人群中。我又闷又热,加之说话母亲也听不见,只能踮起脚看着入口小路尽头的一番秀丽景色。春的色调不像冬日那般单一,映入眼帘,一片姹紫嫣红、绿意怏然,再走近一点,更是五彩缤纷,藏在绿叶中的粉嫩的,水灵灵的花骨朵儿,高大的树叶间蹦跳着的带黑白羽毛的鸟儿;花丛间翩翩起舞的花蝶儿,扑打着毛绒绒的翅膀……清明不只是已故之人的节日,也是这些活泼可爱的小生灵们和无数的花花草草灵动的时刻。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清明才活了起来,不是吗?
莲花山的风吹过,盈动着石物,仿佛是在赞同着我的想法。
我在风中感受着自然的清凉,先前闷热的感觉已经消失了。
是的,自然还是活的,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都是一样。
最后,我以一首诗来总结清明之感: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歌,遥听弦管暗看花。
这是白居易老先生对清明夜抒发闲适悠然之感,我想我也是这样的,这是一个活的清明。
清明作文 篇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天是清明节,没有下雨,早上在路上也看不着谁断了“魂”,但人们依然遵守着一个习俗“清明扫墓”。
清明3天小长假的第一天,我就跟着大舅爷他们去扫墓,那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刚靠近墓园,我就听到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并有一阵阵灰白色的烟,放眼望去有一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油菜花的后面是一个大湖,妈妈说这就是水库,油菜花的边缘是一小片的茶园,茶园里有一个采茶工,这真是太美了。
我看入了迷,妈妈喊了我一下,不然我就走丢了。我跟上去,这时发现舅母手里提了个桶,桶里有一大一小两个乌龟,一看就知道是大舅爷买的。我跑过去问大舅爷:“大舅爷,你为什么要买乌龟呀?”大舅爷说:“等会儿放生。”我又疑惑的问:“放生干嘛?还不如给我养着玩玩呢!”大舅爷笑着说:“你想要的话下次再给你买一个。”我恍然大悟,放生乌龟也一定有它的含义,就像扫墓一样。
走进墓园中间,妈妈和舅舅竟然迷了路,顿时不知道往哪走,找了好半天才找着我老太太的二哥墓碑。到那儿时旁边已经有好多人,我第一个看见的就是那一个大房子,我想:“谁家这么有钱买这么个大房子?”一会儿,有个舅奶奶搬着两件衣服和一个盒子放到火堆上去烧,烧完后又亲自把大房子放火堆上烧。原来这房子是她买的呀!这么有钱,羡慕死了!后来我才知道这房子和衣服都是我婆婆托她买和烧的,因为我婆婆生病在家,最壮观的就是烧房子的时候了。一会儿火就没了,但很快就冒上来,先把半面墙烤软了,然后就全冒上来,一下子就冒到房顶,整个房子都塌了下来,变成了一堆纸,烧的着不多了,我们就一个一个的磕头,请求祖宗保佑你,我连磕了好几个头,并求祖宗保佑我成绩越来越好,扫完了我老太太二哥的墓,就该扫我老太太的墓了。
墓都扫完了,我跟大舅爷和小舅爷来到了湖边放生乌龟。大舅爷把桶轻轻往下斜了一点,让乌龟自己爬出去,还说到:“你自由啦!快走,快游吧!”然后许了个愿,我们便走了。
清明扫墓是我们的习俗,我们必做的事,你们今年扫墓了吗?
清明作文 篇4
今年的四月4日是清明节,从今年起清明节列为法定假期,太好了。那天我们一家人开车回九坑拜山,上次拜山是跟舅舅他们回老家拜山,那也是我必须要去的。今次拜山是自己家回去拜山,今年的清明节前都一直下雨,但到清明节那天就停了雨,真好,上天在关照我们,知道我们要回家拜山所以就停了雨,呵呵,是啊,因为那晚回来时就又下雨了,你说是不是上天在关照我们呢?真的要感谢老天!!
每当清明节时我都会想起杜牧的那首诗——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人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使我产生对逝去的亲人更加怀念,那种感觉更加的强烈。
我们共拜了两座山,一座山是阿公的,另座山是阿太的,就是阿爸的爷爷。说也说我连自己的爷爷都还没有见过,都不知道他长得是怎么样的?听说他在阿爸17岁时就去世了,听说比阿婆还要年轻的,那意思就是说爷爷很早就去世了,去世原因好像跟病有关的。唉!病魔折磨了多少人的性命啊?我最亲爱的外公也是,外婆也是,唉~~`!!他们都还没有好好的享福就这样去了,他们真可怜!
我希望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在未来,什么病都可以治好,不要因为病治不好或者付不上高昂的医疗费丢失了性命,也希望政府制定一些法律法规针对经济条件较差的病人(一些难治的病)提供优惠措施,这样因病而去的人就会慢慢的减少。
清明作文 篇5
清明节快到了,细雨绵绵,有点凉意,传统习俗在家家户户中度过。在方前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小吃,在我心中色美俱全的就属清明果了。
清明果是方前清明节时吃的食物,如糕状,香甜可口。做清明果的原配料方言叫“青”,青在三月就有许多,布满遍地,每到这个时节,大家都去采艾青。做清明果的材料有:果印,粽叶等。
在做清明果前,要把“青”完整的挑出来,放进水里煮熟。再把煮熟了的“青”放进捣臼里(一种凹形圆柱形的石块)用捣锤用力地砸下去碎。捣“青”的工作可要叔叔、伯伯和爸爸他们干了,因为捣“青”要用力才行,这样吃起来的清明果才会更香更有韧性。“青”准备好了,再把适量的面粉放进青团内一起捣成团,这样做清明果的“外皮”就完工了。
做清明果很简单。第一步:把青团搓成一个个小圆球,再放进有面粉的盆子里,让小圆球沾上面粉,这样就不粘手了。第二步:把青团用手轻轻地压在果印上,一个漂亮的清明果就做成了。把做好的清明果一列列整齐的排在粽叶上,放进锅里蒸熟即可。这样做成的清明果大多是甜的,里面的馅以豆沙为主。一个模具印出了一个个相同形状的清明果,出炉后,排放在粽叶上的清明果绿如翡翠,如光焕发。
做咸味的清明果稍微复杂一些。清明节正值是笋长得正旺的时节,所以清明果内的馅都有笋。馅的种类很丰富,咸菜、豆腐、笋、萝卜皮、腌肉等炒熟了,等放着凉了才能开始包清明果。这时只要按饺子的包法就可以了。闻着刚出炉的清明果那淡淡的青草香,让人垂延三尺。
清明节是民俗传统节日,吃清明果的习俗在很多地方都有。但在我们方前,它也是方前小吃之一,甜咸兼有,人人都有口福品尝。
清明作文 篇6
昨天是清明节,我们要去给爷爷扫墓,外面的天是阴阴的,突然我想到了杜甫的《清明》,我都有点想爷爷了。
一路上车好多,好不容易到了凤栖山墓园,我们把车一停,就各自准备东西去给爷爷扫墓了。父亲去借了个烧纸用的铁桶,母亲用毛巾把墓好好地擦了一遍。奶奶点着了四支烟,把它们平放在墓上,接着又往上放了香蓉包、苹果、橘子、心特软等一些好吃的。奶奶还点着了蜡烛和香,拿出好多冥币,父亲把火点着后,奶奶、母亲和我就开始烧纸钱,扔了好多纸钱到铁桶里。一开始,我很怕火,但是我的胆子也越来越大,有一次直接投了三张纸钱进去!
结束以后,父亲把铁桶的火完全熄灭还了回去,我们也踏上了回家的路。路两边都是绿油油的麦田,中途,父亲把车停了下来,我和母亲拿着手机到麦田边一顿狂拍,麦子长得真的很漂亮!
清明作文 篇7
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清明节是人们以各种方式缅怀英烈、祭奠逝者、祭扫陵墓、悼念先人、寄托哀思,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节日。按照传统风俗,节日期间,人们会上坟烧纸、说冥物、燃放鞭炮,以表达思念之情。
早上,一大早我们就上山扫墓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话是这样说,可今早的天气却格外令人清爽。扫墓时,大人们提着糕点、水果、米酒、肉,我们小孩就在后面拿着锄头、铲子屁颠屁颠地跟着。
我们只需要去爷爷的墓碑,首先是把墓前的草除掉,然后再松土。爸爸把折来的柳枝插在坟头。他说:“爸,你在那边要好好的,今年国家不让放鞭炮点火,你不要介意。我就插柳枝在这,让绿荫成为你最好栖园。”接着,我们就屈膝跪下,向爷爷磕了三下响头。最后,爸爸拿到毛笔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了一遍。
清明节不仅是祭奠祖宗的时候,还是春游踏春的好时机。
我们去山上的一块平旷工地放风筝。妈妈说:“快点放风筝了,把不好的事吹掉。”我们每个人都写了自己的心烦事,让它随风而逝。但唯独奶奶没写烦心事,因为她心里装的是我们。她写道:“老头子,你保佑啊,保佑你的儿子、媳妇心想事成,保佑你的孙子、孙女快快乐乐的,考到博士研究生。”奶奶没写她自己,我拿到笔在后面写下:爷爷,您让奶奶身体健康,让她多陪我们,不要把她从我们身边带走。
这一天,虽是清明节,但我们却很快乐,很有意义。
清明作文 篇8
我听大人们说:清明节扫墓不能正清明去,只能前三天或者后四天去。
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我和姑姑还有爸爸妈妈一起去乡下给先辈们扫墓。这不仅让我想起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魂。”这首诗,昨天还是阴雨蒙蒙,今天却阳光灿烂、万里无云,老天爷好似开了眼似的。我们来到一家店里,买了一个黄澄澄的大菠萝和一个穿着亮晶晶外衣的大红灯笼还有鞭炮纸钱冥币……接着我们就开车出发了,由于乡下在修路,路面凹凸不平,我们一路上走走停停,好不容易才到了乡下老家,乡下年迈的奶奶早已给我们准备好了香喷喷可口的饭菜,我们吃过饭,立即拿起买好的清明鞭炮等,上山来到爷爷婆婆公公的坟墓前,给爷爷上香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爷爷活着的时光,爷爷在我两岁的时候得了癌症,所以爷爷几乎每天都在与病魔战斗、反抗。但是,爷爷的脸上仍然挂满了笑容。应为勇气和自信,得了癌症的爷爷却活了6年。所以,我认为自信和勇气是天底下最好的良药。然后,我们就把红灯笼、纸钱和冥币挂在了爷爷的坟上。祝爷爷在天堂里活得愉快幸福,远离疾病永远健康。接着,我们又来到婆婆公公的坟上,将祭品一一供上,祝他们过得健康幸福。
再见了爷爷,再见了婆婆公公,你们这一张张慈祥的面孔,我永远不会忘记,明年清明我再来看你们。
清明作文 篇9
凋零的花败落于泥土中,滋养更娇艳的花儿,先辈的血洒遍祖国山河,孕育更辉煌的一代。从那一刻开始,我感觉自己的责任又多了一份。
清明将至,我们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清明祭扫活动。
我们来到学校附近的烈士陵园,园中春树翠柳,溪流池沼让人心生肃穆——这里一千多平米的地下竟长眠着两百多名革命先烈。我终于明白“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含义,感受着这样的氛围,我的心情也沉重了起来。
默哀时,烈士纪念碑前,一百多号师生无不低头哀思。没有人讲话,没有人做多余的动作,只有风吹过耳畔的声音,共青团的旗帜迎风飘扬。一分钟的默哀像一张相片,定格在肃穆的陵园里。
我们又去参观纪念馆。没有一个人相信自己眼前所看到的,看着玻璃后锈迹斑斑的匕首、陈年的步枪,我们仿佛看见了当年的红军战士使用这些武器对抗敌人的坦克、飞机。“当年他们都是提着脑袋在革命”,老师的话不断在我脑海回荡。
先辈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掀翻了旧时代,把享受新生活的机会留给后人。那一刻,我不再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而沾沾自喜——一个在先人余荫下生长的后辈小生没有这种资格。
正如老师在活动结束时说的:“现在,你们不需要为国家做什么牺牲当个烈士,但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做你们应该做的事情,担你们应该负的责任。”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老话说的很对,但后人也可以孜孜不倦地给树以养分,为我们美丽的家园多做一分的贡献。
从那一刻开始,我觉得每个人的身心似乎都沉重了许多,仿佛一下子懂得了许多。
清明作文 篇10
清明节快到了,我们要做清明果去祭祖坟了。妈妈做清明团可有一手了,我决定跟她学学。
我和妈妈先去野外采“野艾”,到了野外妈妈对我说:“采野艾的时候要采红色茎的野艾,不能采青色茎的真艾。”我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不能采青色茎的真艾呢?”妈妈说:“因为青色茎的真艾只能做药用,口味不好。”听妈妈说完,我就认真的采了起来。没过多久,我们就采了好多,然后我们把他拿回家洗干净,妈妈把它过一下开水,然后再切碎。另外把面粉和糯米,以一比一的比例和野艾和匀。妈妈柔好面团,再把清明团子搓成长条,再切成一断一断的,然后,取一小段捏成一只小“碗”,再往里面装馅,喜欢吃什么,就放入什么馅,然后把“碗”口封闭起来,最后把它搓成圆,这样一个清明果就做好了。做清明果看上去很容易,其时还是有点难度的。每次做清明果,我都做的怪模怪样的,有的像小狗,有的像星星,有的像小船……虽然妈妈的比我做的好,但我还是觉得我的清明果做的又好看又可爱。
包完后,妈妈就把清明果上笼蒸,没过多久就可以吃了。今天的清明果特别美味又非常香,因为这是我亲手做的。
清明作文集合【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