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榜样8李桂科的事迹观后感

| 徐球

收看榜样8李桂科的事迹观后感【篇1】

李桂科与康复人员同吃同住同劳动,义务承担起了“代儿女尽孝、替父母尽责”的职责,为做父母的解决子女读书、工作问题,替做子女的赡养老人,一干就是几十年。闲暇里,他经常陪伴残疾孤寡老人说话聊天。头发长了,帮他们理发;指甲长了,帮他们修剪。他悉心帮每位康复者清理溃疡,精心为每位老人过生日,无微不至照顾年老体弱者的生活起居。崔大弟、李少安两位康复者已经93岁,王应寿等几位康复者也快80岁了,老人们的手指甲很厚,足底也有厚厚的老茧。李桂科精心为他们修剪,练就了一手用咬骨钳剪指甲,手术刀削硬皮的“绝活”,他还专门为眼睛坏死的李少安准备了眼罩。每逢清明节、火把节、中秋节这些传统节日,李桂科都会组织康复人员集体过节,营造山石屏村亲如一家的和谐氛围。每次外出开会、学习之前,他都要挨个到老人们的居所走一走,看看谁的头发需要修,谁的指甲需要剪。每次从外地出差回来,他也是第一时间想着要赶回山石屏村看望老人们。

从1986年开始,李桂科为每一位患者都留下了照片。2013年,他在山石屏村开辟了一间缅怀室,将100多位已经离世的老人的照片搬到了纪念墙上。每位老人到了生命垂危之际,李桂科都会为他早早准备好照片。老人们也会在临终时给李桂科讲自己的亲人和往事,留下最后的遗言。“疗养院建院以来,已经有200多位老人离世。没有照片的100多位老人,我准备在墙上画一个框,写上他们的名字和个人简介。他们当中很多都没有亲人。即便有亲人的,也很少有人会来祭奠。做这样一面纪念墙,就是为了让后人缅怀这段与麻风病战斗的历史,也让现在还活着的老人感受到被牵挂和惦记的温暖。”李桂科说道。

收看榜样8李桂科的事迹观后感【篇2】

到山石屏村疗养院工作一年以后,李桂科与患者之间建立起了相互的信任,没有再穿着隔离服,只在为病人检查时戴口罩手套,进行必要的防护。“给患者治病的同时,还要治心。如果一直穿着隔离服,患者和周围的群众怎么会相信麻风病能治好呢?”1987年,在李桂科的主导下,采用氨苯砜、利福平、氯苯吩嗪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麻风病,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洱源县是麻风病高流行地区,在高峰时段,他们同时治疗着全县500多名麻风病患者。除了山石屏村,双廊、牛街、西山、乔后等偏远的乡村,在家治疗的患者都等着他们送药上门。

1980年代,洋芋山麻风村居住着46名麻风病患者和22名家属,李桂科带领工作人员送医送药上门,指导生产自救、发展经济。经过近10年的努力,洋芋山麻风病患者于1990年全部治愈。李桂科又带领工作人员深入康复者原籍村寨,挨家挨户调查研究,帮助他们解决户口、子女上学、责任田、家庭财产等等问题,为他们回原籍创造条件。在李桂科和工作人员努力劝说下,大部分康复者被原籍家人接纳,所有子女都回原籍落了户、上了学。最后3位无家可归的康复者搬迁到山石屏村,洋芋山麻风村彻底消失。2001年1月17日,洋芋山最后一个麻风患者杨兆元搬离居住了26年的麻风村,激动地说:“共产党万岁!李医生了不起!”

山石屏村疗养院的患者全部治愈,也是1990年。那一年,洱源县的麻风患病率由27.3/万降至0.067/万。李桂科把大家召集在一起,高兴地宣布道:“现在你们的病完全治好了,以后我就不用再来了!”“李医生,你不管我们还有谁管我们呢?外面个个都怕我们,话都不跟我们说。”想到他们都是一些无家可归或有家不能归的人,对他们来说山石屏村就是他们的家,虽然身体治好了,但更严重的是内心依旧孤独、自卑,对外面的世界依然害怕、恐惧,他们要的是尽快治愈心灵,重新融入社会。于是,李桂科放弃了回家的打算,继续走上了对患者们的治心之路。

收看榜样8李桂科的事迹观后感【篇3】

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为受表彰的个人和集体代表颁奖。云南省共有19名同志和17个基层党组织被表彰,其中大理州洱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名誉主任李桂科同志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他用40年坚守,诠释医者仁心。他以麻风村为家,和麻风病患者“亲密接触”,和同事们将山石屏和洋芋山两个麻风村的245名麻风病人全部治愈,彻底“清零”,让洱源县的麻风患病率由27.3/万降至0.067/万。他是全国麻风防治先进工作者,是首届中国麻风防治突出贡献奖、第四届马海德奖获得者。

他用40年陪伴,书写大爱之心。他与麻风村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搀扶着他们的生老病死。他组织志愿者、社团组织“走进来”,带着康复人员“走出去”,让麻风村和外界互联互通、融为一体。他在麻风村办学校,让山石屏村走出了6名大学生、1名研究生,为麻风村托起了未来,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他用40年耕耘,践行入党初心。他带领康复者修路架桥、通水通电、发展种养业,建新房搬新居,走上致富路。他用33年的辛勤耕耘彻底摘掉了“麻风村”的帽子,在山石屏村成立党支部。退休后,他继续留在山石屏村和村民一起建设全面小康新生活,建起了全国首个麻风历史博物馆,让山石屏村的人们牢记历史、心怀感恩,听党话跟党走。

收看榜样8李桂科的事迹观后感【篇4】

省卫生系统党委组织在云南省传染病医院召开了“全国医德楷模李桂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第九次会议,各单位基层党支部纷纷派出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的学习。我作为质量系统支部的代表,通过听讲学习,在内心受到感动和鼓舞的同时,也感到很受教育。李桂科同志在山村行医35年,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不平凡的人生。

报告会通过李桂科同志本人、妻子杨芬、山石屏村村长、被李桂科同志救助过的孩子以及电视台记者等人从不同的角度叙述李桂科同志一生无数感人的先进事迹。李桂科具有奉献社会、服务群众的责任心和爱心,35年如一日,倾尽心力为麻风病患者做治疗、康复,是麻风康复者心中的“好医生”;他在麻风院办起了学校,培养出大学生,是孩子们心中的“好老师”;他带麻风康复者们到城市旅游,为康复者们准备棺木,逝者按农村风俗安葬,每年组织清明节集体上坟,为老人过生日,是康复者心中的“孝子”;他带领康复者们种菜、养猪、养鸡,栽果树,把麻风村办成生态旅游度假村,是村民们心中的“好家长”“好干部”……

“我只是用35年时间呆在一个岗位上,用35年时间做了一项工作。”李桂科同志用简单朴实的一句话概括了他对30余年行医路不离不弃的守候,表达了他对党的赤胆忠心,也道出了他为人民鞠躬尽瘁的满腔热忱。1981年4月,身为洱源县皮肤病防治技术骨干的李桂科来到了位于县城60多公里外的山石屏疗养院工作,负责对疗养院里的180名麻风病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洱源县山石屏疗养院成立于1953年,是专门对麻风病患者进行隔离式集中治疗的医疗机构,疗养院建在洱源县炼铁乡黑潓江畔的山坳里,这里山高谷深、江宽水急,几乎与世隔绝。35年来,李桂科坚守在这里,以疗养院为家,视病人为亲人,精心为病人治疗、真心为病人服务,与山石屏疗养院结下了难舍的情怀,并于1990年将麻风院所有的病人全部治愈。

收看榜样8李桂科的事迹观后感【篇5】

深入了解了李桂科同志的生平和先进事迹,感到很有意义,通过听讲学习,内心很受感动、很受鼓舞,也感到很受教育。通过不断的学习,认识到关键就在于李桂科同志心里时刻装着病患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学习李桂科精神,关键是要学习好以下几点:

一是学习他30余年行医路不离不弃地守候,对党的忠诚,为人民鞠躬尽瘁和热爱本职的思想。李桂科同志1980年到洱源县防疫站(现疾控中心)工作,3个月后被派到山石屏疗养院。那时的山石屏疗养院共有来自大理、剑川、丽江、兰坪、洱源等地的麻风病患者180人,李桂科就负责这些病患的治疗工作。由于医疗条件差、设备落后和认识上的误区,人们谈“麻”色变,只要看见麻风病患者就躲得远远的。刚刚接触治疗麻风病工作时,李桂科也常常感到不知所措。然而,当他一次次看到麻风病患者那渴求健康的目光时,与生俱来的善良和爱心又让他无法撒手。就这样,李桂科抛开了所有顾虑,开始了艰难而漫长的麻风病患者治疗和康复工作。一到夏季,有些患者的肌肤会出现溃烂,常人避而远之。康复者杨晓元回忆,1981年6月,疗养院里有一位名叫苏晓标的麻风病患者病情较为严重,身体上多处出现溃烂。

1可患者十分固执,他不相信李医生可以治好麻风病,不仅拒绝接受治疗,发的药也总是悄悄地扔掉。为了患者早日康复,李桂科反复做苏晓标的思想工作,耐心给他讲解病情病理、药品的药理。经过两年多的治疗,苏晓标与大家一样,病情好转,他逢人便说:“李医生真是神医,我服了!”

在李桂科等疗养院医生的不懈努力下,经过3年多的时间,山石屏疗养院的麻风病患者绝大多数逐渐康复。患者康复后,还得按时吃药,定期接受检查,就这样,李桂科选择留了下来,这一干就是32年。

李桂科同志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把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为麻风病患者康复做出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贡献。

二是学习他甘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李桂科同志1980年派到山石屏疗养院工作。当年的疗养院共有麻风病患者180人,李桂科就负责这些病患的治疗工作。而80年代初,还是一个谈“麻”色变的年代,一般人看见麻风病患者就不假思索、躲得远远的。作为一线医疗工作者的李桂科,自然引起了父母的担忧,二老想尽办法、百般阻挠,非让他离开疗养院不可。“百善孝为先”,面对父母的苦苦劝说,年轻的李桂科有些动摇。然而,麻风病患者溃烂的伤口、痛苦不堪的表情,以及他们那渴求健康的目光,让他最终选择

2留下,从此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行医路。1981年6月,李桂科行医以来的第一个夏天,因为天气炎热的关系,较为严重的麻风病患者皮肤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溃烂,一般人只要一靠近,就会被难闻的气味熏得捂着鼻子逃开。

作为一名刚入行的年轻医生,李桂科迎难而上,没有退缩。就在他悉心为病人诊断治疗的时候,“钉子户”却出现了——一个名叫苏晓标的患者,身体上已出现多处溃烂,却始终拒绝治疗,还蛊惑病友说麻风病是不治之症,让大家不要相信医学、不要相信李桂科。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钉子户”,在两年后却变成了李桂科妙手仁心的最佳代言人,“李医生真是神医,我服了!”苏晓标逢人便夸个不停——两年来,李桂科从未放弃对他的治疗,还花尽心思,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工作,耐心地讲解病情病理、药品药理,让他的病得到了有效地治疗。

和“钉子户”苏晓标一样,经过两三年的治疗,山石屏疗养院的麻风病患者绝大多数得到有效治疗,逐渐康复了。然而康复后的患者仍需要按时吃药,定期接受检查,放不下他们的李桂科,选择了留守,一年又一年,就这样一守就是30几年!

李桂科同志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畏惧,甘于吃苦、甘于奉献的工作作风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收看榜样8李桂科的事迹观后感【篇6】

作为一名中学生,观看《榜样8》专题节目让我深受启发和感动。这部节目通过展现各行各业优秀人物的故事,传递了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力量,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榜样对于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

首先,这部节目让我看到了坚持和努力的力量。这些榜样人物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只要我们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他们的经历和成功不仅激励了我,更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正能量,让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更加勇敢和坚定。

其次,这部节目让我看到了奉献和付出的精神。这些榜样人物不仅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更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他们的奉献和付出精神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后,这部节目让我看到了积极向上的心态。他们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充满活力和激情。他们的心态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总之,《榜样8》专题节目让我看到了各行各业优秀人物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以这些榜样人物为榜样,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决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也将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为社会传递正能量和温暖,让社会更加美好和和谐。

收看榜样8李桂科的事迹观后感【篇7】

《榜样8》是一部令人震撼的纪录片,通过展现各行各业优秀人物的故事,传递了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力量。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深受启发和感动,也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这部纪录片让我看到了坚持和努力的力量。这些榜样人物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只要我们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他们的经历和成功不仅激励了我,更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正能量,让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更加勇敢和坚定。

其次,这部纪录片让我看到了奉献和付出的精神。这些榜样人物不仅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更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他们的奉献和付出精神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后,这部纪录片让我看到了积极向上的心态。这些榜样人物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充满活力和激情。他们的心态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总之,《榜样8》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纪录片,通过展现各行各业优秀人物的故事,传递了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力量。观看这部纪录片让我深受启发和感动。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以这些榜样人物为榜样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决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我也将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为社会传递正能量和温暖让社会更加美好和和谐。

收看榜样8李桂科的事迹观后感【篇8】

《榜样8》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纪录片,通过展现各行各业优秀人物的故事,传递了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力量。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深受启发和感动,也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这部纪录片让我看到了坚持和努力的力量。这些榜样人物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只要我们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他们的经历和成功不仅激励了我,更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正能量,让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更加勇敢和坚定。

其次,这部纪录片让我看到了奉献和付出的精神。这些榜样人物不仅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更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收看榜样8李桂科的事迹观后感【篇9】

《榜样8》专题节目是一档非常有意义的节目,通过展现各行各业优秀人物的故事,传递了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力量。观看这部节目,我深受启发和感动,也深刻认识到了榜样对于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

首先,这部节目让我看到了坚持和努力的力量。这些榜样人物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只要我们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他们的经历和成功不仅激励了我,更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正能量,让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更加勇敢和坚定。

其次,这部节目让我看到了奉献和付出的精神。这些榜样人物不仅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更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他们的奉献和付出精神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后,这部节目让我看到了积极向上的心态。他们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充满活力和激情。他们的心态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总之,《榜样8》专题节目让我看到了各行各业优秀人物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以这些榜样人物为榜样,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决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我也将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为社会传递正能量和温暖,让社会更加美好和和谐。

收看榜样8李桂科的事迹观后感【篇10】

《榜样8》专题片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纪录片,通过展现各行各业优秀人物的故事,传递了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力量。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首先,这部纪录片让我看到了各行各业优秀人物的坚韧不拔和无私奉献。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决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这些榜样人物的事迹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努力、坚持不懈,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其次,这部纪录片让我看到了优秀人物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他们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更是在人格修养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他们对待工作和生活都充满了热情和激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优秀。这些榜样人物的事迹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

最后,这部纪录片让我看到了社会正能量的力量。这些榜样人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和温暖,他们的故事激励了更多的人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这种社会正能量的力量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传递正能量和温暖,才能让社会更加美好和和谐。

总之,《榜样8》专题片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纪录片,通过展现各行各业优秀人物的故事,传递了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力量。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深受启发和感动。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以这些榜样人物为榜样,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决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收看榜样8李桂科的事迹观后感【篇11】

《榜样八》是一部展现现代社会中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人物形象的纪录片,它以真实人物为原型,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展现了这些榜样人物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充满活力的人生,以及真实的人性。

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深受启发和感动。这些榜样人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优秀,他们的事迹激励了更多的人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首先,这部纪录片让我看到了各行各业优秀人物的坚韧不拔和无私奉献。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决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这些榜样人物的事迹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努力、坚持不懈,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其次,这部纪录片让我看到了优秀人物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他们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更是在人格修养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他们对待工作和生活都充满了热情和激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优秀。这些榜样人物的事迹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

最后,这部纪录片让我看到了社会正能量的力量。这些榜样人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和温暖,他们的故事激励了更多的人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这种社会正能量的力量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传递正能量和温暖,才能让社会更加美好和和谐。

总之,《榜样八》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纪录片,通过展现各行各业优秀人物的故事,传递了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力量。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深受启发和感动。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以这些榜样人物为榜样,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决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收看榜样8李桂科的事迹观后感【篇12】

“学习雷锋好榜样……”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让我的心绪波动,好似一阵春风拂过,滋润了心田。

生活中,也有许多的活雷锋,他们传承着雷锋精神,在他们心中都以雷锋为榜样。记得有一句话,“出差一千里,好事一火车”这是夸赞雷锋的句子。虽然雷锋已经不在了,但是他做过的事却一直被后人所称颂。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的活雷锋。记得有一次,我上完补习班,爸爸骑着车来接我去水电站。记得当时烈日当空,我们在路上碰到了一位叔叔,他的车停在马路的正中间,而他在车轮间摆弄。爸爸一眼就看出那个叔叔的轮胎漏气了,便二话不说停下了车。我们与那位叔叔素不相识,但爸爸却不假思索的选择了帮助他。爸爸在烈日下修了大半个小时,车终于修好了,但在烈日暴晒下的爸爸也大汗淋漓了。

事后,我问爸爸为什么要帮他?你们两个人认识吗?爸爸说他俩认识,可当我向爸爸询问那位叔叔的姓名时,爸爸沉默了。那一刻,我便知道爸爸他骗了我,我心里不禁泛起一阵涟漪。

不知从何时起,雷锋精神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我深知,我应该把雷锋精神一直传承下去,告诉我身边的同学们,学习雷锋好榜样。

收看榜样8李桂科的事迹观后感【篇13】

“叮叮叮、叮叮叮!”放学啦,放学啦!同学们玩闹着奔出学校。这时,马路上有一位年迈的老爷爷正在卖力地拉着一辆装满粮食的手拉车。他已经白发苍苍,脸上布满了皱纹。只见他两只手紧紧地抓着手拉车的把手,驼着背,弯着腰,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也没能推动手拉车上斜坡。过了一会儿,那个老爷爷已经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可是手拉车呢,却还是纹丝不动。

突然,有一位小男孩走了过来,看到了这个情景,心想:这位老爷爷拉车那么辛苦,我一定要去帮助他!于是,他二话不说,三步并作两步跑上前去,两手撑住粮食,两腿撑住地面,用力推着手拉车,皱着眉头,脸涨得通红。

手拉车渐渐推动了,可是那个老爷爷却很疑惑为什么一下子拉得那么顺利?在老爷爷还在疑惑的时候,那个小男孩已经默默地转身离开了。原来那个小男孩就是我们身边的“小雷锋”。

从这个故事中,我知道了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去伸出热情的双手;当别人需要温暖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献上一颗火热的心。

收看榜样8李桂科的事迹观后感【篇14】

江佳晨个子不高,只有1米43,在同学里是个矮个。身材瘦瘦的,看上去是个十足的小不点;白白净净的脸上,一双黑黑亮亮的眼睛,看上去炯炯有神;小巧玲珑的翘鼻子,特别爱笑红润的嘴唇,一笑就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

一头乌黑蓬松的短发,看上去神采飞扬,她还是我的好朋友呢!不要看她长得像个男孩,其实她做起事来可细心啦!做出来的手工制品也可以用美妙绝伦一词。

有一次,我看见他坐在教室的位子上,手里拿着一根绳子,神情专注的在世做着什么东西,于是我跑过去看着他做,只见她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张开撑着绳子,接着用右手食指捏着一根细细的黑色身子的一头,从虎口穿了过去,然后捏着绳子的另一头穿呀!穿呀!连我待在他边上都没有发觉,看他的动作像个熟练的技工,一穿就划出一道弧线,最后绕了几圈,用小指用力一拉。哇!一件艺术品崭新“出炉”啦!哇!编得多整齐呀!黑色的长方形一个一个花型挨得都那么紧凑。编得像细麻花一样。

我在一旁看着赞叹不已:“你编得太好了,我真佩服你,你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向你学习!”

收看榜样8李桂科的事迹观后感【篇15】

他是我的好榜样。他是我表弟和叔叔的儿子。他不仅长得又高又帅,而且是理解礼貌和重视礼仪的好榜样。

我和何是小学校友,从小在小学接受良好教育。要说他理解礼貌和尊重的故事真的需要几天几夜。当

过马路时,每个人都知道要等信号灯。但是一旦路上没有汽车,许多人就会不顾一切地过马路。表哥永远不会!即使只剩下他一个人,他仍会坚定不移地站在那里,等待绿灯亮起,然后他才匆忙地跨过去。他的名言是遵守交通法规,保护自己和他人。

他是一个尊老爱幼的好哥哥。如果一位老人来到家里,即使他正在玩他最喜欢的电脑游戏,他也会立即停下来站起来迎接老人。当长老离开时,他会主动送他们到门口道别。他对爷爷很孝顺!因为奶奶英年早逝,爷爷独自生活。只要是周末或假期,表哥就会主动来爷爷家,和爷爷聊天,帮爷爷打扫卫生,给爷爷洗脚,剪指甲。他还说高考后他会搬去和爷爷一起住,以便更好地照顾爷爷。当他和长辈说话时,他总是轻声细语,从不反驳他们。他会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他不仅尊敬他的长辈,而且关心我。我通常用我的零花钱买食物、文具等。在寒暑假主动照顾我,带我去课外班。他还提醒我注意礼貌用语,尊重老人。

他是我理解礼仪的好榜样!

收看榜样8李桂科的事迹观后感【篇16】

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人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人人都可以是一个榜样,我也是一个榜样。

爸爸妈妈都说我写字的结构摆的很好,好象天生就能做到似的,小时候也没上过什么书法班,但我觉得是很小的时候,姥姥逼我练字的功劳。在我上幼儿园时。姥姥就拿出生字卡来教我一笔一划的写生字,一边写一边还认真地对我说:“写字要横平竖直,写的完美,一开始练字写的慢没关系,但要仔仔细细地写。”从此,我坚持每天认真地写一页字,长大了,我的字基本可以不用教怎么写好看,自己就可能写好看了,字写的好,是别人要学习的榜样。

我打的乒乓球也不错,跟着田教练学习了半年,一开始,田教练就说我学的很认真,那可能是我太紧张的缘故吧,学习了不到三个月,我就会正手一点、二点、三点、反手、左推右攻,推侧扑等动作了,后来田教练又教了我拉球,学动作这段时是很艰难的,可现在动作熟练了,已经可以上台子打比赛了。打乒乓球可以防止近视,我爱打乒乓球,也是其他不会打乒乓球人的榜样。

我有些地方是别人学习的榜样,当然别人的优点同样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165605